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肾脏缺血再灌注(ischemia/reperfusion, I/R)损伤是引起急性肾功能衰竭的主要病理生理基础,也是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甚至功能丧失的重要原因。在缺血再灌注损伤过程中,局部和全身的炎性反应为其特征之一。TLR4为Ⅰ型跨膜受体,其胞内区通过分子间反应激活下游信号通路,导致NF-κB转位入胞核,启动相关炎症介质基因转录,诱发机体产生级联瀑布式炎症反应,参与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瑞芬太尼可减轻肾脏I/R损伤[2],但其机制目前尚不明确。因此,本实验拟评价瑞芬太尼对大鼠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TLR4mRNA表达及NF-κB活化的影响。方法: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60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3组(n=20):假手术组(S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和瑞芬太尼组(R组)。I/R组和R组采用夹闭双侧肾动脉法制备肾脏I/R损伤模型。S组只暴露双侧肾动脉但不予夹闭,R组于缺血前15min经尾静脉输注1.0μg.kg-1.min-1瑞芬太尼直至再灌注30min止,S组和I/R组分别输注等量生理盐水,针线缝合伤口,实验过程中维持动物体温36℃至37℃之间。3组均于缺血前15min及再灌注1、3、6、24h时,取4只大鼠处死,取肾组织标本。光镜下观察肾组织病理学变化,采用Western blot法测定肾组织细胞核内NF-κB P65蛋白表达量,RT-PCR法测定TLR4mRNA表达。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内及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光镜观察:S组于各时间点、I/R组及R组于缺血前15min肾组织未见明显病理损伤;I/R组再灌注1h和3h肾小管上皮细胞轻度变性、坏死,肾小管管腔轻度扩张,再灌注6h肾小球固缩,肾小管管腔明显扩张、其内可见细胞管型,间质明显水肿、充血,再灌注24h上述损伤加重,并呈现细胞核固缩,炎性细胞浸润达高峰;R组再灌注1、3、6h时肾组织病理学改变相近,仅有部分肾小管上皮细胞轻度肿胀,少量变性,间质无明显改变;再灌注24h肾小管上皮细胞变性和坏死,损伤较3h及6h加重。R组再灌注各时间点肾组织病理损伤均较同时刻I/R组减轻。2TLR4mRNA表达:与缺血前15min和S组比较,I/R组TLR4mRNA于再灌注1h、3h、6h、24h表达上调(P<0.05或0.01);与I/R组比较,R组再灌注各时点TLR4mRNA表达均下调(P<0.05或0.01)。3细胞核内NF-κB P65蛋白表达:与缺血前15min和S组比较,I/R组于再灌注1h、3h、6h、24h表达增加P<0.05或0.01);与I/R组比较,R组再灌注各时点表达均减少(P<0.05或0.01)。结论:瑞芬太尼通过抑制TLR4mRNA表达及减少NF-κB活化,减轻大鼠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