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果交易商在其需要的时候能够迅速以较低的交易成本买或者卖大量的证券,而对该证券的价格产生较小的影响,则称该证券是具有流动性的。理论上说,在股票市场中,为了补偿持有流动性差的股票所面临的流动性风险,该股票卖出价格相对会比较低,其预期收益率也比流动性好的资产高,即存在“流动性溢价”(Liquidity Premium)。    当前国内外学者研究“流动性溢价”时衡量的流动性的指标主要包括有买卖价差、换手率、交易额、非流动性指标(ILLIQ)等指标,但由于我国证券市场的特殊性,以及流动性存在多重维度,因此上述指标在我国证券市场的应用受到限制。本文在分析我国证券市场的特殊性和流动性的定义及特征的基础上,构建了一个新的流动性衡量指标流动性比率指标(LDX)。    论文选择1998年前在沪市A股市场上市的260只股票,在1998年1月至2005年4月这一期间的交易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新流动性指标(LDX)与换手率、交易额、非流动性指标(ILLIQ)之间的相关关系,实证结果证明流动性比率指标(LDX)能从多个维度来衡量流动性,能较好的衡量我国证券市场的股票流动性。    在横截面上,论文采用新流动性比率指标(LDX)衡量流动性,检验了股票流动性与预期收益率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在我国证券市场股票流动性比率(LDX)与预期收益率之间显著正相关,即股票流动性与预期收益率之间显著负相关,并且两者间的关系不受“一月效应”的影响,在不同时间段内稳定存在。但实证结果也表明流动性溢价效应只有在有政策或重大事件的月份才存在,而在无政策或重大事件的月份显著水平较低。此外,论文检验了股票预期收益率和流动性比率(LDX)之间的凹凸性关系,实证结果表明股票预期收益率是流动性比率(LDX)的凹形增函数,结果也证实股票预期收益率是交易成本的凹形增函数。    在时间序列上,论文采用新流动性比率指标(LDX)衡量流动性,检验了股票市场非流动性与股票超额收益率之间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在我国证券市场中预期市场非流动性对股票超额收益率的影响不显著,而未预期市场非流动性对当期未预期的股票超额收益率影响是显著负相关。在此基础上,论文深入检验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