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开禧及其《知守斋诗集》研究

来源 :福建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ezu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郑开禧为清朝的政治家、诗人和藏书家。本文作者将结合族谱、地方志、诗文集等文献资料,从四个方面对郑开禧及《知守斋诗集》进行论析:第一章为郑开禧生平考,分为三节。首节考述郑开禧家世渊源。主要梳理了郑家的迁徙历程,介绍了几位郑氏长辈和郑开禧生平。第二节为郑开禧生卒年考。郑开禧之生卒年众说纷纭,目前文献材料没有统一说法。笔者梳理郑开禧传世诗文,考证其生于乾隆五十二年(1787),殁于道光十六年(1836)。第三节为郑开禧仕宦经历述略。郑开禧“嘉庆甲戌(1814)进士,授内阁中书,转吏部员外郎,历掌稽动、考功二司印,迁文选司郎中”。道光十一年(1831)十一月,出任广东粮储道。因其政绩斐然,擢山东都转盐运使,却不幸卒于官道。第二章为郑开禧交游考,笔者以郑开禧与友人间的诗文资料为考论依据,梳理出交游线索,并根据友人不同的籍贯将其分为两节。第一节为闽籍友人交游考,如:林则徐、郭尚先、张际亮、李威、游光绎、许邦光、李廷钰、陈若霖、苏廷玉、郭鸣高、林扬祖等人。第二节为外省友人交游考,如姚莹、黄爵滋、汤鹏、纪树馥、王钦霖、王玮庆、王琦庆、潘谘、林从炯、姚元之等。郑开禧广交天下仁人志士,上至封疆大吏,下至黎民百姓,他们把酒言欢,赋诗唱和,共赏书画,坐而论道。藉此考论以知人论世。第三章《知守斋诗集》传世版本考略,分为两节。第一节为《知守斋诗集》刊刻与传抄。《知守斋诗集》现存有两种版本,即清道光六年至十二年刻本(1826—1832)和清刻本。《清代诗文集汇编》据刻本影印。中国国家图书馆、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北京大学图书馆、首都图书馆等多家单位的清刻本,或著录作清道光六年(1826)刻本,或作清道光十二年(1832)刻本,或著录道光六年至十二年刻本,实为同一书:初集刻于道光六年,二集等刻于道光十二年。清抄本藏于北京大学图书馆,十册一函,有初集六卷、二集四卷、文集八卷及砚铭一卷,文集为刻本所无。第二节为后世诗文别集、总集选录情况简介,如姚莹《东溟文集》、谢堃《春草堂诗话》、徐世昌《晚晴簃诗汇》等著作中均收有郑开禧诗作,虽均见于《知守斋诗集》,由此亦可考见郑诗之传播与价值。第四章为诗歌论析,从诗歌题材的角度分为五节进行论述,分别是:纪行诗、唱和诗、节妇诗、咏物诗及民生诗。《知守斋诗集》收录郑开禧的诗歌587首,不仅数量多,而且诗歌质量可观。姚莹于《知守斋诗集》序中言:“先生诗用力,魏晋以迄唐宋名贤,持格甚慎,妙理清才,都雅有则。有明代诸公学古之善,而无其失而忧。”根据诗歌内容,并结合诗人生平事迹进行考察,进一步探析郑开禧的诗歌内涵与人生意趣。
其他文献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发生变化,城乡发展不平衡、农村发展不充分是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突出表现。长期的城乡二元结构致使我国农业发展较慢,农村社会相对落后,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进程中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难题。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正是为解决这个矛盾,把农业农村发展提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通过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来解决长期困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全球化进程的逐步推进,家长和处在基础教育阶段的孩子已不仅仅满足于公立学校教育,而要进一步寻求更大的提升。校外培训作为学校教育的补充与延伸由此应运而生,并凸显出巨大的市场发展前景。然而,面对基础教育校外培训市场多元化的供给和需求现状,蓬勃发展的校外培训市场能否真正满足消费者不断提升的培训需求,这已成为一项迫切的、有价值的研究课题。本文以P市基础教育校外培训市场作为研究对象。采
抖音以“音乐短视频社区”为定位,凭借强互动、简易性、年轻化等特点广受青年用户喜爱,成为短视频行业翘楚。在高校,无论是教室、宿舍,还是食堂、操场都可看到观看或者拍摄抖音的大学生,越来越多大学生加入“晒抖音”“刷抖音”“评抖音”的行列中。抖音所具备的接地气的内容、炫酷式的表达、惊喜式的呈现与沉浸式的传播等特性,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发展机遇。然而,抖音过载的信息量、话语的失范与算法无价值等缺陷,也
道德判断是个体根据道德准则或价值基准对他人或事物赋予道德价值的活动。自主机器人是可以自主进行决策的智能机器,遵从人类指令进行行动,但人类的指示并不是必须的。以往有关于自主机器人道德判断的研究更多集中于个体对自主机器人和对人类道德判断上存在何种差异,而较少关心其它影响因素。心理距离是道德判断的重要影响因素,以往的研究表明,在道德两难困境中,近心理距离下被试更易采取功利性行为,远心理距离下被试更易采取
随着我国征收补偿工作在全国范围内如火如荼的开展,征收补偿领域日益成为一些不法分子敛财获利的新型犯罪集聚地。现阶段在这片新型犯罪集聚地上各种财产型、经济型与职务型共同犯罪日益呈现出高发、多发态势。各种层出不穷的共同犯罪行为出现不断突破法律的底线,踩踏道德的红线,触碰政策的高压线。其不仅背离了征收补偿制度设立的初衷,侵占了社会公共资源与公共财产,而且也对社会的公平秩序产生了严重的冲击。因此,面对这块新
教师作为一个群体,从春秋演绎到当下,亘古不变的是“传道授业解惑者”这一角色。随着现代社会结构的转型与变迁,当代社会成了一个无定的社会,老师的身份变得不明不白,教师角色的“专业性”与“公共性”开始割裂。大学老师常常以西方意义上的“知识分子”自居,中小学教师是不是知识分子这个问题却并没有明确的答案。中小学教师作为知识群体中最大的基数,与家家户户的幸福紧密联系,单纯的“教书匠”角色限制了教师的发展空间,
本文以“创伤、死亡与救赎”为切入点,选取童伟格的《王考》《无伤时代》《西北雨》《童话故事》为主要分析对象,童伟格其他作品为辅助参照,探讨童伟格如何从创伤与死亡中来理解台湾岛屿的历史与家族史,试图厘清童伟格作品中时间与空间、生与死、记忆与遗忘之间复杂的互动关系,进而更深层次地观照台湾社会的历史变迁。童伟格小说以家乡台北万里乡为叙事地点,讲述着一个个关于留下与离开、死去与复活、失落与寻找、记忆与遗忘,
利用Aspenplus模拟了某化工厂有机废液添加对水煤浆气化反应温度、合成气成分、产气量等的影响,并考察了不同有机废液含量对煤气化反应的影响,为煤气化协同处理煤化工废液提供理论依据。
2010年以来中国“非虚构”文学的发展脉络,一条自传统主流文学而来,从杂志走向书店,凝结为厚重的精神故土;另一条则由大众文化衍生,从杂志走向网络,具有广阔的写作空间;二者遥相呼应,共同关注着中国的乡村与底层、聚焦于光怪陆离的城市生活,用“非虚构”的文字构建当代中国的现实和真相,建构中国城乡形象谱系。本文以“非虚构”文本为切入点,以2010年《人民文学》创建“非虚构”专栏为起点,重点研究近十年来中国
在视觉文化时代,世界被建构成图像化方式,水墨以及包含水墨元素的共同体亦复如是。不论是作为一种艺术类型,活跃在各类展厅、媒体的公共空间,还是作为一种文化符号,贯穿于日常生活,随处可见。本文从视觉文化的角度,通过对水墨传统和现代的变量与恒量的分析,试图为其在视像时代确定坐标。所谓恒量指的是水墨作为一种观念蔓延在当今的视觉环境之中,它并非变动不居的,而是具有一以贯之的内涵;所谓变量则是以媒材或质料作为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