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随着齿科粘结技术和材料的发展,病人对审美要求的提高,齿科树脂充填修复材料替代金属材料已成趋势。由于树脂修复治疗都需要用到齿科粘接剂,因此粘接剂性能越来越受到重视。50多年的时间里,粘结剂经历了七代的发展。材料组成由简单到复杂。操作由简入繁,再由繁入简。齿科粘接系统的发展趋势是减少组分的数量和临床使用的步骤。随着牙本质粘结剂的迅猛发展,各齿科厂商竞相推出自己的齿科牙本质粘结剂。第七代粘结剂由于问世较晚,其相关的临床及实验室研究较少,对该类粘结剂的各项性能尚缺乏了解,能否获得理想的粘结效果还有待临床进一步证实。目的:选用美国3M ESPE公司出品的单瓶全酸蚀粘结剂Single Bond 2作为第五代牙本质粘结剂的代表;美国3M ESPE公司出品的Adper Prompt和登士柏公司出产的XENOⅢ作为第六代自酸蚀粘结剂的代表;日本GC公司出品的G-Bond作为第七代牙本质粘结剂的代表,比较三代粘结剂粘结性能,超微结构下牙本质粘结界面的变化,进一步阐述牙本质粘结剂的粘结机制,为临床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健康牛门齿随机分为4组,片切切除一侧邻面牙釉质,暴露牙本质界面。各组严格按照各粘结剂操作步骤进行粘结。恒温24h后将试件固定在剪切力测试仪上,进行剪切力测试,根据Pa=F/S,计算并记录粘结面的剪切强度。试件断面分型并送电镜检查。实验结果使用spss11.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各组间的剪切力大小是不同的。最大的是第七代自酸蚀粘粘结剂G-Bond,为39.4±9.5 Mpa,其次是第六代自酸蚀XENOⅢ粘结剂33.6±7.6 MPa。第五代全酸蚀粘结剂Single bond 2是24.5±4.2 MPa,Adper Prompt粘结剂的为24.1±6.0Mpao Single bond 2与Adper Prompt比较,P=0.820>0.01,两组数据统计学差异无显著性;Single bond 2与G Bond比较,P=0,两组数据差异明显;XENOⅢ与Adper Prompt比较,P=0.001<0.01,两组数据有显著差异;XENOⅢ与G-Bond比较,P=0.466>0.01,两组数据差异无显著性;Adper Prompt与G-Bond比较,P=0,两组数据间差异显著。2.光学显微镜观察试件断裂面的类型显示,XENOⅢ与Adper Prompt组断裂类型全部为粘接界面断裂,Single bond 2组和G-Bond组中各有一个为混合断裂。统计学无差异。3.电镜扫描各组间图片差异明显,Single bond 2组牙本质脱矿现象最明显,但无混合层出现,Adper Prompt同样表现出较强的酸蚀性能,能观察到混合层,G-Bond、XENOⅢ牙本质脱矿现象不明显,能观察到混合层,牙本质小管内有树脂混合物进入,且与管壁粘结紧密,无法观察到间隙。结论:四种粘结剂粘结原理不一样,粘结强度不同,电镜显示图片不同。Single bond2是全酸蚀粘结剂,去除玷污层并使深面牙本质脱矿,粘结强度能满足临床需要,电镜显示牙本质脱矿明显,无混合层出现。Adper Prompt和XENOⅢ是第六代自酸蚀粘结剂,Adper Prompt为强酸型粘结剂,电镜显示牙本质脱矿明显,粘结强度能满足临床需要;XENO III依靠特殊组分,使树脂基质单体能更深地渗透到牙本质内,从而产生优秀的粘结性能;G-Bond为第七代自酸蚀粘结剂,虽然酸蚀脱矿能力较弱,但良好渗透性使树脂基质产生化学粘结和机械微锁结力,同时简单方便的操作降低了外界的干扰,获得了最佳的粘结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