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互联网金融模式在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普及下在全球范围内逐渐兴起,在这样的国际金融背景之下,我国互联网金融也进入到了不断进步和发展的阶段。互联网金融产品在进行日益创新与完善的过程中,一方面着实方便了百姓群众的生活,为大众提供了新的投资理财形式;在另一个层面上说,给我国传统商业银行的冲击和挑战也是不小的。互联网金融在我国兴起和发展的十几年里,不仅为传统商业银行金融提供了有益补充,更为我国金融效率、交易方式和组织架构深刻变革提供了思路。互联网金融的本质仍然是金融。互联网金融不仅仅是对传统金融的简单替代,传统金融的支付手段和大数据的收集、整理和深入挖掘被先进的信息技术更是被互联网金融极大地丰富了。互联网作为依托给传统商业银行注入现货的理念,向创新有限的既有金融运营模式提出了全新层面上的竞争,看似激烈竞争下二者更有吸收融合。征信作为互联网金融融资方面提供依据,对金融服务起到了有益补充的作用。以前查询个人或者企业的信用报告均需要到指定地点提供身份资料办理,现在网络征信应运而生,很大程度了降低了客户的时间成本。互联网金融从无到有,再到现如今的井喷式的发展,在蓬勃发展的互联网金融向传统金融造成冲击的同时,业界和学术界对其的关注和研究热情也持续增长。仅用了二十几年时间就对社会大众生活品质带来质的飞跃,互联网金融着重金融品质,更是对互联网精神的延伸。本文从几个角度上解释互联网金融的概念入手,在对发达国家,尤以美国为例的互联网金融的两个发展历史过程和现状分别进行阐释。再对我国从2005年至今的互联网发展过程分别介绍。对历史背景的介绍为接下来互联网金融几种主要商业模式的阐释提供依据。主要商业模式中本文着重介绍P2P借贷和第三方支付两种,以其对传统商业银行的有力影响和不利影响两个层面为总结。其后,在定量分析中,选择随机效应分析,以互联网金融规模增长率对商业银行收益等指标的影响进行具体分析。互联网金融在本质上改变了我们对单一银行金融结构的固有认识,商业银行作为金融业主体与互联网金融二者之间存在这竞争和合作的关系,传统商业银行应该突破桎梏,重新定位客户,加强数据信息应用,升级银行金融产品和服务,甚至是加强与互联网金融企业合作等,一系列举措都将会对商业银行和互联网金融发展有正面意义,对个人客户和企业客户的用户体验有所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