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运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技术,研究分析了分布于额尔齐斯河流域的白斑狗鱼(Esox lucius)和黑龙江流域的黑斑狗鱼(Esox reicherti)的遗传关系.按平均体重将白斑狗鱼分成四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运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技术,研究分析了分布于额尔齐斯河流域的白斑狗鱼(Esox lucius)和黑龙江流域的黑斑狗鱼(Esox reicherti)的遗传关系.按平均体重将白斑狗鱼分成四组(A组0.014g,B组1.34g,C组9.2g,D组39.7g),应用流水呼吸定法测定了三个体重组白斑狗鱼耗氧量和耗氧率昼夜变化规律,应用静水呼吸室法分别测定了体重和水温对白斑狗鱼耗氧量、耗氧率和窒息点影响.观察研究了白斑狗鱼胚胎及卵黄囊期仔鱼发育状况,运用解剖镜、显微镜连续观察了七个批次的胚胎和仔鱼.
其他文献
该研究采用免疫学,血清学,免疫化学和SDS-PAGE等技术应运地多种来源的嗜水气单胞菌进行了血清学分型,在此基础上,又对嗜水气单胞菌的膜表面特性和胞外产物特性进行了初步的研
本文论述了当前国内外海洋捕捞中的选择性问题。重点讨论了渔具渔法的选择性,针对山东省沿海坛子网在作业过程中兼捕经济幼鱼现象严重、选择性差的弊端,应用分离网片的选择性,设
该研究根据带鱼属新的分种研究结果,利用1997年12月~1999年6月"北斗号"南海北部底拖网调查收集的带鱼属3鱼种生物学测定数据,结合水深、水温和盐度等水文资料研究3鱼种的生态
大黄鱼(Larimichthys crocea,Large yellow croaker)是我国主要的海产经济鱼类。主要产于我国浙江、福建、广东沿海。近二十年来,由于过度捕捞,野生大黄鱼在我国频临绝迹。为了
该文首先从物质通量、动力学源汇及物质守恒等概念和理论出发,导出了积分和微分形式的海水基本守恒方程,然后系统地阐述了海水动力学方程,包括欧拉(Euler)、拉格朗日(Lagrang
该文用同位素(H)标记法和异硫氰酸荧光素(FITC)标记法研究了两种乳酸菌(L来自牙鲆肠道,L为干酪乳杆菌)在牙鲆体表和消化道粘液的粘附及其对四种致病菌的粘附抑制作用和牙鲆体
该文研究了中国对虾和日本对虾的血细胞形态和吞噬时的活性氧产生,发现两种对虾血细胞的形态可以分成颗粒细胞、小颗粒细胞和无颗粒细胞.利用化学发光法、NBT方法研究了对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