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肠易激综合征是最常见的功能性胃肠病之一,近年来,许多研究表明肠功能紊乱中肠粘膜存在炎症反应,但其发生机制尚不清楚,其中神经-免疫-内分泌网络调控失调近年来倍受重视。有动物试验表明应激是肠功能紊乱动物中炎症发生重要因素。所以建立以急性冷应激为诱因、以排便性状改变为特征的肠功能紊乱的动物模型对研究IBS病因及发病机制有十分重要的必要性和实验的可行性。本实验通过制备冷-束缚肠功能紊乱动物模型,检测肠道表面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s)、协同刺激分子CD80、CD86、炎症细胞因子VIP、IL-1β的表达,以及外周血中VIP、IL-1β的表达,探讨应激条件下大鼠肠道粘膜免疫耐受的变化,为进一步研究IBS的病因和发病机制提供实验室依据,为临床治疗提供新思路。目的:本实验应用冷-束缚应激方法,诱导建立大鼠肠功能紊乱动物模型,了解与应激有关的肠功能紊乱时,肠道表面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s)、协同刺激分子CD80、CD86、炎症细胞因子VIP、IL-1β的表达,以及外周血中VIP、IL-1β的表达,探讨大鼠肠道免疫耐受的变化。方法:将4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建立冷-束缚应激动物模型。实验期间观察两组大鼠粪便性状,应用Bristol分型进行评分、于应激第6天利用直结肠扩张实验测定内脏敏感性、第7天取大鼠末端回肠、远端结肠各长约2cm的肠段,行肠道粘膜病理检查以及用免疫组化法(SP法)检测肠道表面树突状细胞、协同刺激激分子CD80、CD86以及VIP、IL-1β表达,留取腹主动脉血清用ELISA方法检测外周血清中VIP、IL-1β的表达。结果:实验组大鼠在应激后第6天大便性状发生改变,肠道感觉阈值比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组织病理学检查无异常改变。免疫组化显示:在末端回肠;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实验组大鼠CD11c、CD80和CD86的表达无差异性(P>0.05);实验组大鼠VIP、IL-1β表达均较对照组明显增加,差异有显著性(P<0.05),并且VIP的表达与IL-1β呈正相关(r=0.78,Pα<0.01)。在远端结肠;实验组大鼠CD80、CD86以及VIP的表达均较对照组明显增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实验组大鼠CD11c、IL-1β的表达较对照组均无显著差异性(P>0.05);并且CD80的表达与VIP呈正相关性(r=0.70, Pα<0.01), CD86的表达与VIP的表达呈正相关性(r=0.34, Pα<0.05)。在外周血中,与对照组相比较,实验组大鼠外周血VIP、IL-1β表达均增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冷-束缚应激后肠功能紊乱大鼠中,末端回肠、远端结肠粘膜以及外周血中存在轻度的炎症反应, CD80、CD86、DCs分子的表达从免疫应答的角度验证了肠道存在轻度的炎症反应。推测远端结肠CD80和CD86在肠功能紊乱动物模型的肠道免疫调节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提示远端结肠CD80和CD86可能是肠功能紊乱的生物学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