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绿洲城镇空间结构的系统研究

来源 :南京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37次 | 上传用户:masdfs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城镇空间结构是区域内外自然、社会和经济多种因素长期综合作用的产物。新疆作为我国一个相对独立的经济区,由于独特的干旱区自然地理背景,绿洲经济、多民族的聚居与融合及西域的历史发展过程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导致新疆绿洲城镇空间结构表现为一种多元复合特征。论文以城市地理学、城市规划学、城市经济学、城市社会学和城市生态学理论为基础,从城市化-城市形态-城市空间结构这一线索,分析不同历史阶段新疆绿洲城镇形态和空间结构的演变过程,探讨绿洲与绿洲城镇空间发展的相互关系,揭示不同绿洲形态尺度上城镇空间结构变化的规律,总结现代绿洲城镇地域结构理想模式,有助于科学预测绿洲城镇发展变化趋势,达到规划、优化和调控的目标,为西部干旱地区城镇可持续发展和城镇建设提供思路,对于整个西部城镇发展的道路选择以及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论文遵循由观念到方法,由深层结构到显相形态,由宏观到微观的逻辑思路;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归纳总结,逐步提高是论文的研究方法论。 第一部分 作为论文的前言,首先对论文中出现的绿洲城镇的概念进行解释,并对国内外城市空间结构研究进行总结和归纳,指出城市地理学空间结构研究的发展趋向。在对论文所要研究的绿洲城镇的概念进行界定和分类的基础上,提出论文研究的思路、内容和框架。 第二部分 论文以新疆的绿洲城镇为例,分不同历史阶段对绿洲城镇的起源与发展、影响因素与空间结构、形态特征进行分析,总结各时段的城镇空间形态和布局结构特点和绿洲城镇空间格局的演变模式。 第三部分 从区域城镇不同层次出发,分析点状、块状、带状组团不同绿洲形态下城镇空间结构的演化趋势,提出城市生长的问题和不利因素;从构建绿洲生态城镇(带)的角度出发,提出最佳城市生长形态和绿洲城镇空间合理组织模式,为绿洲城镇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和实践基础。 第四部分 从绿洲和绿洲城镇的独特性出发,阐明绿洲与绿洲城镇间的相互关系,总结绿洲与绿洲城镇间空间形态与结构的演替规律。从水资源、城镇职能等因素探讨绿洲城镇空间格局演变和生长形态的影响因素。 第五部分 从绿洲城镇未来宏观背景出发,预见性地提出城镇外部环境的变化,对未来绿洲城镇空间结构所带来的影响;从可持续发展角度提出绿洲城镇生态建设的“大田园”理念和对未来绿洲城镇空间结构体系进行前瞻。 第六部分 主要结论,通过以上各章的分析,总结归纳出绿洲城镇空间发展的普适性规律,以及论文需要继续研究的问题。
其他文献
本文从历时角度,以近期翻译发展状况为背景,用奈达(Nida)和希金斯(Higgins)的相关理论作为支撑,以《傲慢与偏见》及其六种中译本为文本,对虚词“了”(le)的翻译进行对比研究
现在世界上很多国家已经建立起包括汽车、食品、药品等产品的全方位、较系统的召回制度,2004年3月15日我国颁布《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规定》,从2004年10月1日起开始实施。这
理论联系实际、群众路线、批评与自我批评这三大作风是我党长期革命建设实践的经验总结,是我党坚持理论创新、永葆革命生机的保证。60年前召开的中共七大正是党的三大作风成
初中阶段数学教学应给学生创设“自主探究”的数学课堂,着重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引导学生整体思考数学问题,使学生思维能力得到全面发展.
实施创业教育,培养创业型人才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迫切需要,也是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内在要求。深入探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创业教育的内在联系,积极探索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
摘 要:有关山林生态环境的优化,荒山造林绿化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且和我国提倡的可持续发展理念相符。对此,着眼于侧柏相关栽植技术,简要分析了其在荒山造林中的具体应用及要点。  关键词:侧柏;栽植技术;荒山造林;应用  文章编号: 1005-2690(2020)20-0076-02 中图分类号: S791.38 文献标志码: B  侧柏是常见的一种绿化树木,由于其具有较耐旱、寿命长等优势
当今城市现代化不断在升级,一些蕴含城市发展历史文化的旧工业厂房因城市结构的布局而被空置,将其推倒再建设新的建筑物并不是最妥善的处置方法,成功的改造成新的公共建筑,可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城市居民的生活水平得到明显提高,但同时贫富差距也在逐步扩大,而随着土地、住房、福利等方面的改革,城市居
<正>章草的得名,一说为"汉齐相杜伯度援藁所作,因章帝所好,名焉",一说是汉章帝命杜度奏事而用的书体,另一说则为史游以草书书写《急就章》。自二十世纪初出土的汉晋简牍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