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行动指南。高校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认同教育,有利于巩固全国人民奋斗的思想基础,巩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领导权和话语权。另外,大学生是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对其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认同教育,是大学生积极融入社会并实现个体社会化的必然要求。通过认同教育,有利于巩固其政治意识、责任意识、阵地意识和底线意识,引导其自觉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并践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然而,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认同教育仍然面临多方面的挑战,教育自身也存在多种多样的问题,影响着大学生对于特色理论认同的质量与水平。本文就是基于这样的研究背景展开研究,望能在理论层面和实践层面对于大学生中国特色理论认同教育提供借鉴意义。引言部分,论文主要介绍了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梳理了国内外研究现状。第一部分,首先分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认同教育的重要性。立足于国内外复杂环境,分析了加强认同教育的紧迫性。最后,从大学生发展、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和巩固党执政地位的三个方面论述了加强认同教育的重要意义。第二部分,论文主要针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认同形成机制、教育目标以及主要实现路径进行详细阐释。掌握特色理论认同形成机制是展开研究的首要环节。认清特色理论认同教育的目标有助于把握教育的正确方向。分析教育的主要实现路径有助于实现“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同时,引导大学生实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认同,需要注重认知、情感、行为方面的培养。第三部分,就是从认知认同教育、情感认同教育和行为认同教育的角度对于当前高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认同教育存在的问题及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深刻分析。第四部分,针对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从管理育人角度,“加强顶层设计”,推进全程全方位的协同育人;从教书育人和服务育人角度,“强化思政课主渠道作用”、“发挥日常思政主阵地作用”、“注重‘大思政’的育人影响力”并分别突出主渠道的认知认同教育、主阵地的情感认同教育以及“大思政”环境中的行为塑造和行为认同教育,共同增强高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认同教育的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