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尽管影视翻译活动开展广泛,对当今社会的影响也日益深远,然而学术界对这类特殊翻译领域的研究仍然不尽如人意。在一定程度上,这种状况阻碍了影视翻译研究,也影响了整个影视工业的发展。本文拟以维索尔伦(Verschueren)的顺应论为理论框架,通过对著名美剧《绝望的主妇》的影视文本分析,对英汉影视翻译作出尝试性研究。维索尔伦认为,语言的使用是在不同意识程度下为顺应交际的需要而不断做出选择的过程。语言使用者之所以能做出选择,是因为语言具有变异性,商讨性和顺应性。任何语言使用过程都可以看成是对语境和结构相关要素的动态顺应。基于此,本文拟从语用学角度研究影视翻译中译者的语言使用,并提出影视翻译其实是一种顺应过程。该顺应可以分为两大类,即语言顺应和非语言顺应。在影视翻译过程中,译者需要综合考虑各方面的要素:第一,语言顺应。首先应该了解影视渠道的特点,以及影视文本的因素和类型。其次,作者从声音结构,句法结构,文本结构三个方面探讨了影视翻译中的语言顺应;第二,非语言顺应。影视翻译过程的参与者除了翻译人员之外,还包括原文本制造者和目标观众。在对他们的作用做出分析的基础上,作者进一步讨论了如何顺应他们的思想世界,社会世界,和情感世界。虽然顺应的目标被分成语言和非语言两个方面,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译员会把它们分开来处理。事实上,这两个方面是动态相关的,共同影响着译者对原文本的理解和翻译。除此之外,译者的意识程度也是同一文本产生多种译本的原因之一通过分析,本文得出结论:顺应论为影视翻译研究提供了一个有效的理论框架,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影视翻译的本质。通过对不同版本《疯狂的主妇》进行顺应视角的对比研究,本文希望能对实际的影视翻译操作提供借鉴,有助于提高配音和字幕翻译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