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当前构建和谐社会的背景下,构建和谐教育、和谐校园是凉山彝汉杂居区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途径。初中教育在我国教育系统中居于承上启下的关键地位,凉山地区彝汉杂居区初中的教育质量不仅关系到彝汉等各民族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更关系到国民素质的提高。班级是学校的基层组织,也是学生学习适应社会,实现个体社会化的重要环境,凉山彝汉杂居区初中班级的管理运作状态,直接影响到班级教育功能的发挥和彝汉等各民族学生身心全面、健康、和谐的发展。但是当前凉山凉山彝汉杂居区初中班级建设与管理中仍然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以地处凉山彝汉杂居区的西昌市第五中学初中民族混合班为研究对象,通过影响班级和谐建设的集体目标、组织机构、组织纪律、集体活动、人际关系、评价机制、班级文化七个维度设计调查问卷,对当前西昌市第五中学初中班集体的和谐状况进行调查分析研究,总结出以下一些不和谐因素,表现为:班集体组织规范的开放性和组织机构的多样性明显不足;班集体活动流于形式;彝族与汉族同学容易发生矛盾;初一年级班级的和谐性较差。这些不和谐因素直接影响了班级和谐、有序的发展。其原因在于:部份班主任仍按传统经验管理班级;应试教育的影响;彝族与汉族不同的民族文化差异等。在此基础上,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和谐班级建设的对策:1、学校应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努力提高班主任的工作能力和工作积极性;2、制定符合凉山教育实际的班级奋斗目标;3、让学生成为班级规范的制定者与监督者4、开展具有民族传统与创新性相结合的班级活动;5、努力构建彝汉等民族师生和谐的人际关系6、建立多元性的学生评价机制。7、创设和谐共享的班级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