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和目的:随着内镜技术的迅速发展,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 ESD)在消化道肿瘤的治疗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ESD能一次性完整切除较大的病变组织,提供完整的病理组织学资料,减少肿瘤的局部残留和复发,ESD治疗早期胃癌的成功经验已充分验证这些优势。食管由于管壁较薄、没有浆膜、管腔相对狭窄等解剖特点,ESD在食管操作难度较大,目前食管早期癌的内镜治疗仍以内镜黏膜切除术(endoscopic mucosal resection, EMR)为主。国内仅少数医院开展食管癌的ESD治疗,且病例数不集中。本文通过回顾性分析评价ESD治疗34例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的有效性、安全性,并讨论食管ESD治疗的并发症及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2月至2012年6月期间,浙江省肿瘤医院内镜中心34例行ESD治疗的食管黏膜中重度异型及早期食管癌患者,其中男20例,女14例,年龄44-74岁(平均60.3±7.0岁)。术前均行卢戈氏液染色、超声内镜评估及CT检查,对病变浸润深度未累及黏膜下层且无淋巴结及远处转移的患者行ESD治疗。治疗主要采用HOOK刀、IT刀、Flex刀等器械(1)病灶边缘环周标记;(2)黏膜下注射抬举病变;(3)预切开病灶周围黏膜;(4)沿病灶下方黏膜下层完整剥离病变;(5)应用氩离子凝固术、止血钳、钛夹等处理创面,标本送病理检查。术后予禁食、抑酸、止血及抗感染等治疗。所有病例均按计划进行内镜随访,评价ESD疗效及并发症情况。结果:34例患者内镜及染色共发现41处病变,其中位于食管上段4处,中段33处,下段4处,病变长径约1.0~4.5cm(平均2.3±0.9cm),周径约15-75%(平均33.3±17.4%),均成功行ESD治疗。术后病理证实鳞状上皮中重度异型增生25处,早期食管癌16处(包括原位癌5处,黏膜固有层癌5处,黏膜肌层癌5处,黏膜下层癌1处)。超声内镜诊断浸润深度与术后病理对照诊断准确率为85.4%(35/41)。ESD治疗时间45~220min(平均91.8±39.7mmin),一次性整块切除率95.1%(39/41),组织学完全切除率82.9%(34/41)。治疗无迟发性出血发生,并发穿孔1例(2.9%)、纵膈气肿2例(5.9%),均经内科保守治疗后痊愈。术后并发食管狭窄5例(14.7%),经球囊扩张治疗后缓解。所有患者接受随访,随访时间3~30个月(平均15.4个月),随访至今无复发及转移。单因素分析表明病变及缺损周径与长径大小是食管ESD术后狭窄相关的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当缺损周径超过69.5%时,灵敏度及特异度达到100%和94.4%,病变周径超过57.5%时,灵敏度及特异度达到100%和93.8%。结论:1.ESD有较高的一次性整块切除率,并可获取完整的病理学诊断资料,治愈性切除率高,并发症可控,是治疗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的一项安全、有效的微创治疗。2.超声内镜诊断浅表食管肿瘤浸润深度准确率较高,是ESD术前的有效评估手段。3.食管狭窄是最常见的ESD术后并发症,病变及缺损大小均与狭窄发生相关,病变周径范围超过一半以上应警惕狭窄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