旱地马铃薯田温室气体减排与增产协同机制和模式研究

来源 :中国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chenglin4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业生产是温室气体的重要排放源,如何既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又保证粮食产量,是农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重要科学问题。本研究选取北方农牧交错带内蒙古武川县旱作马铃薯田为研究对象,基于田间试验和室内土壤微生物实验,定量研究不同施肥、水分以及种植方式对温室气体(N20和CH4)排放和农田产量的影响,提出合理的旱地马铃薯田减排增产协同机制和种植模式。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早地马铃薯田N20年排放总量为0.76±0.06kgN/ha,旱地农田是N20的源。旱地马铃薯田N20的排放主要由氨氧化细菌控制。N20的排放量随施肥量的增加而显著增加,在一定温度范围内,随温度的增加而显著上升。在较低的土壤湿度范围内,N20的排放量随土壤含水量的增加而增加。轮作处理的N20排放量仅为连作处理的34.4-52.4%。采用覆膜处理的N20累计排放量仅为不覆膜的56.4-72.1%。(2)旱地马铃薯田CH4年排放总量为-0.57±0.04kgC/ha,旱地农田是CH4的汇。在一定施肥量的范围内,CH4的排放量呈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在一定温度范围内,CH4排放量随温度的增加呈显著下降趋势,随土壤含水量的增加呈先减少后增加的趋势;轮作处理比连作处理能减少CH4的排放量的50%。覆膜处理CH4累计吸收量为不覆膜的74.1-84.3%。基于以上分析,初步提出了影响武川旱地马铃薯田CH4排放因素的概念机理和统计分析模型。(3)随着施肥量的增加,马铃薯产量呈显著的先增加后减少趋势;作物产量也随耗水量的增加呈现先增加后减少趋势。施肥与水分利用效率呈二次函数关系。通过计算施肥量和水分供给量对产量影响的回归方程,最佳水肥投入量为施氮肥量82.7kg/ha,水分供给量262.8mm,此时产量最高(19780.2kg/ha)。(4)轮作种植比连作种植的马铃薯产量要高20.5-23.9%。采用覆膜比不覆膜产量下降了13.5-18.0%。轮作的耗水量均高于连作,覆膜和不覆膜耗水量差异不显著。采用轮作种植比连作可以显著提高10.5-16.5%的水分利用效率,而不覆膜处理水分利用效率则显著高于覆膜处理。(5)随施肥量增加温室气体排放系数显著上升,采用轮作的温室气体排放系数明显低于连作,采用覆膜的温室气体排放系数低于不覆膜。施用高氮肥会显著降低农业气候智能指数。采用轮作的农业气候智能指数是连作的约2倍,采用覆膜的农业气候智能指数与不覆膜差异不显著。通过计算施肥量和水分供给量对农业气候智能指数影响的回归方程,最佳水肥投入量为施氮量40.0kg/ha,水分供给量253.8mm,此时的农业气候智能指数最高(0.047kg·gCO2-e-1)。
其他文献
土壤盐害是制约粮食生产的主要环境胁迫之一。为满足全球不断增长的粮食需求,增强作物耐盐性是育种家所面临的的重大挑战。然而,迄今开展的常规育种技术未能在创制作物耐盐新
杏鲍菇栽培中的常规覆土方法是将菌袋脱去再覆土出菇。但笔者在实践中发现,脱袋覆土出菇时,每丛菇丛过大,单个菇体较大,个别单个菇体超过1100g,市场销售较困难,因国内市场以单个菇
阿尔泰山,夏天的阿尔齐斯河野马般咆哮着奔向北冰洋,唤醒了岸边森林里沉睡着的一种美味食用菌--壳状红菇.1形态特征壳状红菇(壳表红菇)Russula crustosa Peck,(图1:1~4).我国
为了提高整体离心式压缩机高速齿轮轴转子的稳定性与可靠性,通过专业转子动力学分析软件建立了高速轴转子的动力学模型,分析叶轮与轴承等因素的变化对转子动力学性能的影响。
研究性学习的核心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创新教师的教学方式,能为师生提供更为开放的教学空间。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
小学阶段是学生言语学习的黄金阶段。基于学生言语学习的实际需求和理论诉求,需兼顾“由外而内”和“由内而外”,做到“内外兼修”。厘析“内外兼修”的内涵,梳理于“内外兼
邓小平的和平外交思想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内政的延续.在处理中美关系中,邓小平运用娴熟的政治艺术和高超的斗争技巧,化解了中美关系中的一个又一个危机,提出了"韬光养晦,有
蛋白质组学研究在功能基因组时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双向电泳是其关键的技术之一。盐胁迫是影响全世界作物产量的主要非生物胁迫之一,全世界约有20%的土地或50%的灌溉
目的分析中文版波士顿腕管量表(Boston carpal tunnel questionnaire,BCTQ)的信效度。方法将英文版BCTQ经过翻译、回译和文化调适后,对195例腕管综合征患者进行问卷调查,评定
近年来,由于我国人民生活压力大,我国的精神病人日益增多,这些精神病人对互不相识的人的攻击行为也引起了社会的关注,很多专家开始研究精神病人攻击行为的原因和解决途径,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