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口服制剂治疗成年人功能性便秘的荟萃分析

来源 :中国中医科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nf076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采用荟萃分析的方法评价中药口服制剂治疗成年人功能性便秘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英文检索以“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herbal medicine”、“TCM”及functional constipation”为关键词,使用逻辑运算符“AND”和“OR”链接,检索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中文检索以“中医药”、“中药”、“中草药”、“中医”、“中西医”、“功能性便秘”为关键词,并使用逻辑符合“或”及“和”相连接,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维普数据库。检索时间为自建库至2021年2月1日。严格按照纳入标准与排除标准,纳入试验组干预措施为中药口服制剂或者中药口服制剂联合聚乙二醇(电解质散)或普芦卡必利,对照组干预措施为单纯服用IA级药物聚乙二醇(电解质散)或普芦卡必利,研究对象为成年功能性便秘患者的随机对照试验。对于拟纳入的文献,先通过NoteExpress软件进行去重处理,然后再通过阅读题目和摘要筛除明显不符合纳入标准或符合排除标准的文献,最后通过阅读全文,确定最终纳入的文献。上述操作经由2名医师独立完成。如果出现分歧则由双方讨论或由更高年资的医师商定,最终确定纳入的文献。使用Cochrane协作网推荐的Risk of Bias Tool,对最终纳入的文献进行质量评价。使用RevMan 5.4软件对所提取的数据进行荟萃分析,以P<0.05为有统计学差异。结果:本研究共纳入27篇文献,共纳入2021例患者,均为中文文献。对照组干预措施为口服聚乙二醇(电解质散)的文献共25篇:其中23篇文献试验组干预措施为单纯口服中药制剂,2篇文献试验组的干预措施为口服中药制剂联合聚乙二醇(电解质散)。有2篇文献的对照组的干预措施为普芦卡必利,其中1篇文献试验组干预措施为单纯口服中药,另1篇文献试验组干预措施为中药联合琥珀酸普芦卡必利,受纳入文献量的限制,只对试验组干预措施为单纯使用中药制剂、对照组干预措施为聚乙二醇(电解质散)的23篇文献进行荟萃分析,共评价了有效率、复发率和安全性三个指标。结果显示:1 就有效率而言,23篇文献均评价了临床有效率,共纳入1753例患者,荟萃分析结果显示:OR=3.06,95%CI[2.33,4.01],P<0.05,试验组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即单纯口服中药制剂治疗成年人功能性便秘的有效率高于聚乙二醇(电解质散)。2 就复发率而言,共有8篇文献评价了复发率,其中1篇文献既评价了治疗结束后2周的复发率,又描述了治疗结束后4周的复发率,因此将其按照2篇文献处理,共纳入655例患者,荟萃分析结果显示:OR=0.37,95%CI[0.25,0.53],P<0.05。试验组与对照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即单纯口服中药制剂治疗成年人功能性便秘的复发率小于聚乙二醇(电解质散)。3 就不良反应发生率而言,共有19篇文献评价了安全性指标,共纳入1415例患者,有5项研究出现了不良事件,如恶心、腹痛、上腹不适、腹泻等,但均为轻度,均可自行缓解结果显示:OR=0.39,95%CI[0.13,1.12],菱形与无效线相交,总OR值的P值=0.08>0.05,中药治疗功能性便秘的安全性较聚乙二醇(电解质散)而言无统计学差异。4 此外,有19篇文献评价了便秘主症(排便频率、排便费力程度、排便所需时间、排便间隔时间、粪便性状等)和(或)中医证候积分,但是由于单个症状的量化标准及积分标准不尽相同,故无法进行荟萃分析,仅做描述性分析,描述性分析显示:口服中药较聚乙二醇(电解质散)而言能更快、更有效地缓解单个症状。结论:1 治疗成年人功能性便秘,口服中药制剂较聚乙二醇(电解质散)而言,临床疗效佳、远期复发率更低,二者均安全。2中药与普芦卡必利的比较有待验证。3中药联合西药疗法与西药的比较有待验证。
其他文献
研究目的:通过研读李东垣的代表著作,明确李东垣运用桃仁、红花的理论基础,并对著作中涉及桃仁、红花的疾病与方剂进行整合与分类,分析并总结李东垣运用桃仁、红花的经验,完善传承谱系,为现代中医临床服务。研究方法:本文运用文献信息学方法,系统搜集、整理李东垣著作中涉及桃仁、红花的的病证及论述,并分门别类。通过理论归纳、逻辑推理等,全面研读李东垣相关著作及参考资料,归纳、总结其在各类病证中运用桃仁、红花的学
研究目的1.观察和评价子宫内膜异位症相关痛经患者的中医慢病管理效果。2.观察和评价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生育情况的中医慢病管理效果。研究方法1.子宫内膜异位症相关痛经的中医慢病管理研究采用前瞻性的研究方法,纳入以缓解EMs痛经为管理需求的患者。运用互联网EMs慢病管理工具建立健康档案,从疾病情况、中医症状、心理情况、认知行为方式方面综合评估;结合患者意愿及中医辨证分型从生物医学管理、认知行为干预、心理
研究背景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是临床上非常常见的一种慢性消化系统疾病,在消化内科疾病中占有较高的比例。近些年来随着社会发展、精神压力的提高,FD的发病率整体呈上升趋势。本病发病因素以及病理机制复杂,目前尚未阐明;治疗上,西医仍以对症治疗为主,虽有一定疗效,但其容易反复,且副作用较多。中医根据FD的主要症状特点,将其归属于“胃脘痛”、“痞证”等范畴,认为本病
研究背景缺血性心脏病一直是全球范围内引起致残的最主要原因和致死的首位原因。缺血再灌注损伤是造成该病发病率和死亡率升高的主要因素之一。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典型表现之一就是心律失常。因此,寻找一种预防改善缺血再灌注所引起的心律失常具有重要价值。针刺在预防和治疗疾病中发挥着积极的意义。临床研究证实,对于心肌缺血患者的临床症状,针刺能够达到改善的效果;同时,针刺能够明显的抑制心律失常的发生。基础研究也表明,针
本论文结合当今人们的饮食习惯和养生需求,运用中医学传统研究方法,在整理金元时期食疗相关著作等文献资料的基础上,运用总结归纳、分析比较、分类对比的理论研究方法,对金元时期食疗理论进行系统研究。本论文从食疗的概念开始,对历代食疗理论的发展进行梳理,总结金元以前食疗理论特点的基础上对金元时期食疗理论进行研究。通过对影响金元时期食疗理论发展的政治、经济、社会因素分析,研究其发展的时代背景。本研究所选取的研
目的:通过观察小细胞肺癌(SCLC,Small-Cell Lung Cancer)患者的症状、舌脉、西医治疗、临床分期等情况,归纳SCLC患者的中医证候分布,并分析与之相关因素的关系,为SCLC患者在证候规范化的前提下进行中医辨证论治和/或中西医结合治疗提供一定的指引。方法:按照病例纳入标准,采用横断面研究的方法,制定《小细胞肺癌临床证候观察表》,收集2020年9月至2021年2月于中国中医科学院
研究背景经络学说千百年来一直指导着中医学的临床实践,经络的客观存在与生物学内涵的研究是中医科研需解决的重要问题。上世纪中叶以来,国内外学者运用现代科学技术观察到了经络的一系列生物物理特性,为经络的客观存在提供了证据。经络是难以用肉眼直接观察到的,因此经络的可视化研究是现代经络科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但是目前缺乏安全便捷可从体表直接观察的可视化技术,寻找新的可视化技术是亟需解决的问题。只有真真正正的
炎症因子主要是由单核/巨噬细胞或淋巴细胞产生的细胞因子,参与炎症或级联反应,包括IL-1β、1L-6、IL-8、TNF-α等。这些细胞因子参与机体多种疾病的炎症、感染和免疫等多种生理病理过程,可引起脓毒血症、多器官功能衰竭、全身炎症级联反应综合征等。尤其在新冠肺炎中,这些炎症因子引起的细胞因子级联风暴因致死率高被人们广泛认知。然而,炎症反应是由多因子多靶点相互作用形成的复杂级联网络,炎症调节网络是
目的2020年,乳腺癌已经成为全球最常见癌症,在新增癌症病例中占11.7%,对女性的生活质量造成了极大威胁。虽然随着检查手段和治疗手段的进步,乳腺癌患者的死亡率有所下降,但是当前的化疗等治疗手段仍有不足之处,对患者的生存质量往往产生不良影响。大麻二酚是桑科植物大麻的非精神类活性成分,能够抑制肿瘤细胞增殖、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和自噬、细胞周期阻滞、抗肿瘤细胞侵袭和转移、调节肿瘤微环境、与化疗药物具有协同
中草药相关肝损伤(Herb induces liver injury,HILI),即发生肝损伤的原因与中草药有关,具体是指中药或天然药物及制剂导致的直接或间接肝脏损害。常常是导致中草药相关制剂研发失败、上市后被撤市或限制使用的重要原因,也是诱发肝脏疾病的主要因素之一[1],我国以中草药或其制剂引起的肝损伤受到广泛关注[2],因此正确认识中药肝损伤的作用机制十分重要。痔血胶囊的药物组成包括白鲜皮和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