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网络语言创新现象指的是在网络交际中产生、主要在网络交际中使用的,不同于一般日常交际已有现象的新语言现象,比如新兴的“被XX”结构。这些网络语言创新现象有的偏离汉语的一般规则,有的甚至直接违背汉语的一般规则。其中有些仅在网络交际中使用,有些已进入日常交际,成为日常交际的一部分。本文依据“语言特区”理论的基本思想,初步系统的考察了网络特区的语言创新现象。语义层面,网络语言的创新主要体现在词义的变异。集合9本已出版网络语言词典的5183个网络词语,从中选取330个意义发生变化的词语构建“网络词语语义变异语料库”进行量化分析。分析表明,词性分布方面,名词(132个,40%)、动词(129个,39.09%)、形容词(60个,18.18%)等实词占绝大多数。另有31个兼类词,其中绝大部分仅兼有两类词性。从变异结果看,有30例词义扩大,10例词义缩小,290例词义转移。缩略、谐音、象形是网络词义创新中不同于普通引申的特殊变异途径。同时,此次研究以Word2vec向量计算为工具,设计实证研究方案。对比计算了网络语料中与北京大学中国语言学研究中心(CCL)语料库中“呵呵”一词的情感色彩。此外还对比计算了“呵呵”与“嘻嘻、哈哈、嘿嘿”在网络语料中的情感色彩。通过两组量化的对比计算发现,“呵呵”在网络特区中发生了特殊的情感色彩变异,而网络中的高语境解读是“呵呵”等变异突破的深层动因,其转变规律符合扩充的语用伸缩率。语法层面,补充分析了三例网络特区中的语法创新现象。“控”的创新在于由名词性构词语素发展出独立作动词的用法;“尬”由词内单字演变为构词语素,又由构词语素突破发展为词。两者均表面上违反了语法化的单向性原则,实际并非语言内部的自然演变,而是网络特区推动下因语言接触而产生的词汇化与新融合。“表白”的非常规带宾突破其往常的“介+对象+动词”结构。而这实际是特区中因突出焦点、追求经济性等交际需求而引发的符合语言核心规则的发展演变。语用层面,网络交际的特殊语用需求引发仅存在于网络的特殊语用创新。基于汉字字形基础的拆分构词源自于对象形、强调和委婉功能的需求。括号注释通过括号外内区分“表面”与“实际”,能在一行线性排列的文字中同时表达、自由替换具有“反差”的“场面话”和“心里话”。格式仿拟将需要长篇描述的“画面、语音、特征”简化为固定格式意义,形象生动、经济高效。以表情符号为主的借形赋义将文字、符号的视觉性特征发挥到极致,以补充网络交际中缺乏的副语言辅助。语言特区理论的内涵可归纳为突破常规、遵守核心、创新源泉三方面。在多层面探究网络语言创新现象基础上网络语言创新的总体特点可归纳为:新、快、极、多。具体而言,语义创新中词语词性游移活跃,情感色彩发生特殊转变,大部分突破生命周期短。同时,语义创新中新兴程度式表述较多,单音节词语突出,方言、外语影响大,视觉性突出。语法创新多体现在突破一般规则,其创新能够进入日常交际甚至成为新的语法规则,具有局限性、突变性与融合性的特点。语用创新多以汉字、符号、格式的非正常使用为突破,具有视觉性、不可读性、灵活性与夸张性。其中不可读性是限制其向日常交际扩散的特殊原因。网络特区是产生创新的源泉,也是促进创新的媒介与催化剂。同时,网络特区创新突破的根源是日益增长的求新、求快、求极的特殊交际需求与以书面文字符号为主的交际限制之间的矛盾。创新突破的根本限度是语言的核心规则,深浅程度体现为不同的使用范围与生命周期。网络特区中的语言创新现象具有极高的语言及语言学价值,能够帮助发掘语言核心规则,指导语言实践,预测语言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