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近年来,硫化氢(hydrogen sulfide, H2S)职业中毒的事故时有发生,且多为急性中毒事故,所涉及的行业范围也很广泛。据世界卫生组织资料,接触硫化氢的职业有70多种,事故主要发生在污水处理、化学工业、食品加工酿造等。急性硫化氢中毒(acute Hydrogen Sulfide poisoning,AHSP)并发心血管损伤的病死率随器官功能损伤程度的增加而升高,心脏损害、心律失常、心功能不全、微循环障碍等对整个病情影响极大。盐酸戊乙奎醚具有抑制炎症反应和腺体分泌、改善微循环、保护组织细胞等药理作用。临床上已广泛应用于急性有机磷中毒(acute organophosphorus pesticide,AOPP)、术前用药及多器官功能损伤患者。因毒性物质是一种强刺激因子,可触发大量炎性介质的产生与释放,从而产生全身炎症“瀑布样”反应,无论有无合并细菌感染均可出现过度炎症反应进而发生心血管系统损伤甚至多器官功能损伤。由此设想将盐酸戊乙奎醚用于硫化氢急性中毒患者可能会有较好的疗效。TNF-α是导致炎症反应最早释放的炎症因子,可诱导中性粒细胞(polymorphonuclear neutrophils,PMN)释放炎性介质,并逐级扩大,出现瀑布样连锁反应,诱发组织细胞损伤,并能通过激活凝血系统和补体系统等途径诱导心血管损伤。IL-8的水平与中性粒细胞在组织内的浸润程度有明显的相关性。因此抑制炎症反应中重要炎性因子如TNF-α和IL-8的水平可能是盐酸戊乙奎醚作用于AHSP并发心血管损伤患者的机制之一。硫化氢急性中毒后,心脏损伤标记物如心肌酶谱也常呈现异常改变,可作为观察心血管系统损伤预后的指标之一目的①观察盐酸戊乙奎醚对硫化氢急性中毒并发心血管损伤患者的疗效;②研究盐酸戊乙奎醚对观察组炎性因子TNF-α和IL-8浓度的影响;③观察盐酸戊乙奎醚对患者心肌酶活性值变化的影响;④探讨TNF-α和IL-8浓度与中毒预后的关系。从而从分子生物学角度探讨盐酸戊乙奎醚救治急性硫化氢中毒并发心血管损伤的作用机理。方法选取2007年1月至2009年4月入住我们三家医院急诊科的急性硫化氢中毒并发心血管损伤的患者3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治疗组)16例和观察组(盐酸戊乙奎醚治疗组)16例。对照组给予硫化氢中毒的常规救治(包括吸氧、解痉、脱水、利尿、护肝、抑酸、促进脑细胞代谢等综合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救治基础上,给予盐酸戊乙奎醚注射液,首剂2mg肌注;以后1mg,每12h肌注1次,连续5天。治疗过程中所有患者均在入院后30min、24h、3d和7d抽取外周静脉血。将采集到的血样经过沉淀、离心分离出血清。利用ELISA法测出血清炎性因子TNF-α和IL-8浓度。同时记录患者入院后30min、24h、3d和7d心肌酶活性值的变化及入院患者不同时间的存活人数。参数均以(?)±S表示,两个样本均数的比较用t检验,两个样本率的比较用χ2检验;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①观察组TNF-α和IL-8的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观察组血清心肌酶活性值恢复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观察组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明显减少,但两组存活人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硫化氢中毒并发心血管损伤患者,早期联合应用常规治疗药物和盐酸戊乙奎醚,能减少心血管损伤和机体炎症反应,在短期内可以缓解患者心慌、憋闷、呼吸困难等症状,使其尽早脱离危险,减少住院时间。其治疗的机制之一可能就是通过降低细胞内环磷酸鸟苷(cGMP)水平,减少因破坏炎症细胞内cAMP/cGMp正常比值而起致炎作用的炎症因子的浓度,间接抑制炎症因子TNF-α和IL-8等水平有关。另一方面,盐酸戊乙奎醚是选择性胆碱能受体阻滞剂,能调节自主神经功能及迷走神经效应,减少应激和缺氧引起的心率增快、血压升高和心律失常等心血管反应,从而减少硫化氢急性中毒性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本实验从分子生物学的角度证明了抑制炎性因子、减少机体炎症反应是提高硫化氢中毒性心血管损伤生存人数、改善损伤预后的机制之一。盐酸戊乙奎醚对硫化氢急性中毒性心血管损伤的远期疗效还有待于进一步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