纷乱中迷失的爱:《最后死亡的是心脏》的伦理叙事

来源 :南京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ngyp20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玛格丽特·阿特伍德是加拿大当代著名作家,作为加拿大拥有文学作品最多的作家之一,她被誉为“加拿大文学女王”。她的小说融入了其绝妙的写作技巧,展现了备受关注的社会问题,因而总是引起激烈的社会讨论。《最后死亡的是心脏》是阿特伍德的第十六部小说。在这部小说中,阿特伍德描绘了斯坦和查梅因这对夫妇的生存以及他们在康西里恩斯城的生活,反映了两人在失序的环境下迷失的爱。
  本论文试从文学伦理学批评和叙事学的角度分析《最后死亡的是心脏》的伦理叙事特征。本文首先从社会制度、科技、医学和性关系四个角度分析了小说环境描写中的伦理混乱,指出这种混乱的伦理环境逐渐导致了男女主人公关系的异化。其次,本文探究了小说主人公面对的伦理困境和做出的伦理选择。小说的两位主人公都在多重伦理困境中做出了各自的伦理选择,查梅因的三次伦理选择和斯坦的两次伦理选择都从侧面体现了他们的伦理态度和不同性格。最后,本文探究了小说的叙事结构和叙述声音,指出阿特伍德选择的“双线多结”的故事结构和引人深思的开放式结局,暗示了小说的伦理意蕴。作家采用的男女主人公交替的叙述视角,通过内心描写和没有感情的叙述者声音,进一步展现了复杂的两性关系在混乱的伦理环境中不可避免的扭曲。本文最终得出结论:《最后死亡的是心脏》中充斥着伦理现象和伦理元素,而小说的伦理主题就是纷乱中迷失的爱。该小说伦理叙事的价值就在于小说中描绘的伦理混乱对现实世界有警示作用,这体现了玛格丽特·阿特伍德对当代人类社会发展和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深刻思虑。
其他文献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概念隐喻理论由上世纪Lakoff与Johnson提出,他们认为隐喻不仅仅是从源域到靶域的映射,更多表达了人们对事物的体验、感知、想象及谈论此类事物的心理、语言和文化行为。  本文以概念隐喻理论为框架,选取《中国日报》和《华盛顿邮报》这两个中美具有代表性的媒体,以BeltandRoadInitiative,BRI等跟“一带一路”相关的词语为关键词,在官方网站搜索相关新闻报道,并按照时间顺序依次建立语
学位
通过运用事件相关电位技术,本文试图探究老年人和年轻人在利用语境信息进行语义加工时的脑神经机制差异。根据语义加工理论,语义加工的方式可分为融合性加工和预测性加工。融合性加工是指随着信息呈现而进行的一种自下而上的加工,而预测性加工是指先于信息呈现而进行的一种自上而下的加工。前人的研究表明,年轻人在进行自然阅读时更倾向于采用预测性的加工方式,而老年人在加工语义信息时更倾向于融合性的加工方式,但是这一结论
学位
马克·吐温是美国19世纪的杰出作家,是享誉世界的幽默大师。其代表作《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是世界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学术界对该书给予了充分的关注。这本书通过对哈克和吉姆历险之旅的描述,不仅表现了马克·吐温高超的幽默技巧,更表达了他对文明的思考和对社会的关注。本文试图运用弗洛伊德的“快乐原则”、“现实原则”以及“死亡本能”理论来分析《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一书的内涵,揭示其中的幽默并深入探究幽默背后
学位
在语篇理解中,时间连词在标记事件顺序中起着重要作用。现有研究表明,时间信息可以通过时间连词“之前”“之后”来衔接,并且提出了不同的理论。语义学假说中的真实性和象似性认为“之前”比“之后”更难加工,而单词极性假说和基于使用频率的假说认为“之后”比“之前”更难加工,跨文化假说则认为英汉母语者的时间认知不同,英语母语者多使用“自我在动”的隐喻,而汉语母语者多使用“时间在动”的隐喻。因此,关于“之前”是否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