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十九大报告指出:“完善公共服务体系,保障群众基本生活,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不断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形成有效的社会治理、良好的社会秩序,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在中国最高官方文件中,获得感、社会公平正义、幸福感被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成为新时代经济社会建设的价值引领。已有关于“获得感”和“幸福感”的研究,大多认为两者之间是线性相关关系,但也有研究显示,尽管经济增长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民生事业不断发展,获得感有所提升,但国民幸福感却并未实现同步增长。也就是说国民获得感的增多未必就能带来幸福感的提升,而后者才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根本目标。那么,究竟获得感和国民幸福之间存在着什么样的联系?两者互动的内在机理是什么?其政策意涵是什么?为解决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获得感和幸福感之间是非线性关系,公平感在获得感和幸福感的非线性关系中起到作用。首先,在对获得感、公平感、幸福感的内涵、影响因素及其内在的联系或传导路径进行学术梳理和评价的基础上,根据社会比较理论、程序公正理论和不同的幸福感研究视角,综合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以探索我国公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之间的关系为研究目的,构建了“获得感—公平感—幸福感”的分析框架,并依据分析框架提出研究假设。其次,本文基于2005年和2015年中国社会综合调查(CGSS)数据,对三个变量各项指标进行对比,分析获得感、公平感和幸福感的跨度十年的变化。其后基于2015年中国社会综合调查(CGSS)数据,利用潜变量交互效应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进行建模和量化估计,探索并检验获得感与幸福感的内在关联以及公平感对获得感与幸福感关系的影响。通过研究发现,我国获得感各指标评价均有所提升,公平感、幸福感评价指标有升有降,总体仍未达到“比较满意”、“比较公平”和“比较幸福”的水平。中介效应模型估计结果表明,获得感既可以直接正向影响幸福感,又具有通过公平感显著正向影响幸福感的间接效应。潜变量交互效应模型估计结果则表明,公平感对获得感影响幸福感具有显著的调节作用。如果公平感高,幸福感会随着获得感的增加而增加,反之获得感的增加不一定带来幸福感的增加,甚至会带来幸福感的下降。通过对实证结果进行解释讨论,说明获得感与幸福感之间除了人们普遍认识到的线性关系,还存在显著的非线性关系,公平感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最后本文还从政府工作和制度公平角度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提升我国国民幸福感的建议,以期对政府决策有所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