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导学教学法对高中生地理问题意识的培养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ijj2002_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之下,面对21世纪知识的膨胀增长,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日益成为其终身学习的必经之路。由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强弱取决于其思维的深度和广度,而一切思维的开始都源于问题,因此,学生的问题意识是使学生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前提,是适应新时代、新课改的基础。问题导学教学法是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学生为中心,结合一系列的问题情景达到教学目的,提高学生问题意识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本课题是在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基础上,采用调查法(包括问卷调查、访谈、听课等方式)、文献分析法以及行动研究法,基于新一轮的课程标准,针对目前中学生问题意识的现状,研究了问题导学教学法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操作程序及实施策略,并通过教育教学实践进行实证研究。通过对学生问题意识进行调查,发现目前中学生问题意识非常薄弱,主要表现为: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比较低、解决问题的水平和积极性不高、质疑意识和创新性不足。针对这一现状,提出以下实施策略:①创设“问”的情境,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想问;②从“问题解决”环节入手,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③从“启发探究”环节入手,培养学生发现和提问能力;④从“评价方式”环节入手,培养学生质疑和创新意识。并在地理课堂上结合具体案例加以说明。通过应用问题导学教学法培养中学生地理问题意识的教学实践和相关研究,得出以下研究结论:①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成绩明显提高;②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人数明显增多;③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数量和质量显著增加;④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明显增多,思维得以拓展;⑤学生的质疑意识和创新能力得到发展。可见,问题导学教学法可以在地理教学中实施,并且在提高学生问题意识方面是有效的、可行的。本研究的创新点在于把问题导学教学法与中学地理教学实践相结合,针对目前中学生问题意识薄弱的现状,制定了一套提高学生地理问题意识行之有效的实施策略,并付诸于中学地理教学实践。
其他文献
国内法与国际法的关系问题是国际法的一个基本理论问题,这一问题的实质是国际法能否被国内法适用以及国家是否能够援引国内法来作为其不遵守国际法的理由。
针对一些独生子女职业适应性相对较差和职业稳定相对较弱的问题,探索和建立独生代初次就业适应性及稳定性的工作机制,有利于减少独生代因素对"跳槽风"、"辞职风"的助推作用。
<正>甬政发[2015]33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直及部省属驻甬各单位:为进一步完善我市药品安全监管体系,提升药品安全水平,保障市民用药安全有效,统筹规划和组织实施今后一段
对仿沉水植物填料对挟沙水体悬浮泥沙的截留作用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仿沉水植物填料对水体泥沙的截留率随水体泥沙含量的增加而提高,水体含沙为120 mg/L时截留率达31.15;
毒死蜱(Chlorpyrifos,CPF)作为一种高效广谱中等毒性的有机磷农药,已成为目前使用最普遍的农药之一,其亚中毒阈剂量不会引起明显的临床症状,但可能影响机体的神经发育,尤其是在胚胎
把金属平板前非均匀等离子体层简化为分层均匀的平板模型 ,采用等效输入阻抗方法 ,计算大气或真空边界入射波的总功率反射系数 ,分析其影响因素 .计算结果表明 :电子数密度大
香港牛头角第四十四届海陆丰盂兰胜会的仪式,包括迎神、启坛(庆土仪式)、挂榜、大士爷开光、早朝、午朝、恭迎圣驾、跑灵火、祭小幽、走五土、午贡、祭大幽、派筹派米、化大
通过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对体育高考生考前紧张情绪进行分析,归纳了紧张情绪的分类和产生原因,并提出了调整考前紧张情绪的方法。旨在为广大体育高考生和高考体育工作者提供
红霉素(erythromycin,Er)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中具有很好的代表性,包括六种活性组分,红霉素A(ErA)、红霉素B(ErB)、红霉素C(ErC)、红霉素D(ErD)、红霉素E(ErE)和红霉素F(ErF),
人类学是一门新发展的交叉性学科,人类学纪录片研究普遍将视角集中在对历史发展脉络的梳理,对概念的阐释等方面。较少针对人类学纪录片中的人物形象做系统、全面、深入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