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众意识下的动态顺应

来源 :福建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ivili184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术无国界,交流促发展。随着中西交流愈加深入,各类国外文献极大地丰富了我国现有的学术话语。但一些学术文献的翻译质量尚有提高的空间,良莠不齐的译本限制甚至损害了学术的发展。笔者在分析学术文献翻译的过程中发现虽然目前各种翻译理论林林总总,由于学术文本与翻译自身的复杂性,没有任何一种译论能一劳永逸地解决学术文献翻译中的难点问题。综合对比之下,动态顺应从宏观视域审视了各种理论在翻译中的应用,揭示出各种具体翻译方法都是在这一过程中实施主动或被动顺应的表现,具有强大的适应性、包容性和解释力。学术文献旨在传播和交流学术信息,要实现文本信息的有效传播,译者必须准确、恰当地向受众作出传递。鉴于此,本文通过动态顺应理论的模式梳理,以受众意识为视角,探讨学术文献的汉译策略。豪斯在 Translation Quality Assessment:Past and present(《翻译质量评估:过去和现在》)中分析了原有翻译质量评估模式的发展,并提出了目前唯一一个以研究为基础,以理论为根据,以跨学科为构想并能全面解决问题的翻译质量评估模式。本文以该书第一、二章为语料展开英汉翻译实践,以受众意识为视角拓展了动态顺应理论在学术文本翻译中的应用,探索提高学术文本翻译有效性的新途径。通过学术文本的翻译实践并结合译例分析,笔者尝试从逻辑推理、学术术语和正式语域的句法结构这三个学术文献的特色层面探讨汉译策略。在逻辑推理层面主要通过理清句群间逻辑关联,采用逆序、顺译等手段,顺应中文受众的意合需求,关注逻辑事理顺序,适当加词解意以达到有效交际的效果;学术术语层面要利用平行文本的互文性参读建立相关知识框架,借助各种辅助工具顺应语境和专业特点选取符合受众认知的学术表达,必要时加注释说明;正式语域的句法结构层面则以归化翻译策略为指导,本着有效交际原则,尽量使处理后的译文顺应目标语受众的普遍认知水平。因此,笔者选择在受众意识下根据实际翻译案例动态地选择合适的翻译策略进行顺应,注重在最大程度上为受众传达源语言文本的信息,也从功能意义上强调了动态顺应实施的最终目的以及效果,为相关学术文献的翻译工作在方法论上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强调受众意识下的动态顺应凸显了学术文本翻译的学术视角,拓展了翻译实践的策略手段,增强译者对于译文针对目标受众拟产生效果、翻译方略是否以适合受众的方式最大限度地传递源语言文本信息的重视。动态顺应中强调受众意识,不仅是一种理论创新,更成为评估译文质量的一个新标准,相信对这一视域的深入分析将为翻译实践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从而最大可能地获得学术信息传播共享的意义。
其他文献
讯问合法性核查制度发端于“温州经验”。嗣后,相关做法在中央政法委专题培训会上被作为经验介绍,并得到最高人民检察院的发文推广,由此,侦查终结前对讯问合法性进行核查的做
园林作为特定历史时期与特定地域范围内的设计实践产物,其随着时代的更迭,不断被赋予着新的精神内涵与艺术表现形式。1840-1949年间中国社会性质发生巨变,社会各领域的发展呈
本世纪是一个信息社会、知识经济的社会,人脑经济与电脑经济融为一体的时代。时代的发展对企业文化建设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本文分析了知识经济时代的特点、企业文化建设创新的
城市轨道交通以其运量大、速度快、安全可靠、准点舒适的优势已成为国内外多个城市的主要公共交通方式,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轨道交通逐渐成为了城市交通建设的重心
目的采用Meta分析方法研究长期高压力无创正压通气(NPPV)治疗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高碳酸血症患者的疗效。方法以“noninvasive positive pressure ventilation,non-invasive ventilation,home mechanical ventilation,NPPV,NIV,NIPPV,COPD,Chronic obstruct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