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磁共振技术的泥质粉砂中二氧化碳水合物生成与分解特性研究

来源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zhe19836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世界的发展,能源消耗的需求也越来越大,有限的能源资源和二氧化碳的过量排放引起了人们的担忧。在当前国家双碳战略的实施的紧迫形势下,须要优化能源结构,减少碳排放,同时开展碳封存与利用。利用CO2置换开采天然气水合物可以在开采天然气的同时封存CO2,是控制碳排放量的基础上解决能源问题的一个有效途径。所以对CO2水合物的生成分解特性进行研究对于CO2水合物置换技术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本文利用自主搭建的水合物生成与分解过程探测低场核磁共振测试平台,采用含天然气水合物储层颗粒级配接近的泥质粉细砂样,开展了不同因素下二氧化碳水合物的生成、及循环生成与分解过程演化,基于核磁共振T2谱分布定量探测并分析了泥质粉细砂中二氧化碳水合物的生成与分解过程的微细观机制。主要研究成果如下:搭建的水合物生成与分解过程的核磁共振测试平台能够实现实时无损监测室内原位水合物生成与分解过程的定量刻画。在水合物生成实验中,应用核磁共振技术对生成过程进行了观察与分析。实验结果表明,非饱和法生成水合物的过程具有典型的四个阶段性:诱导期、快速生长期、减速生长期和生长完成期。四个阶段的生成速率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试验证实水合物先在大孔隙中生成,生成过程导致孔隙水迁移,能够定量确定水合物的平均生成速率与未合水量。通过较为全面地探究初始含水率、生成压力、细粒含量、盐度以及制样方法对泥质粉细砂沉积物孔隙中水合物生成特性的影响,并利用测定的核磁共振T2谱分布演化定量揭示各影响因素的微观机制。结果表明,初始含水率对水合物的诱导时间与生成速率有重要影响,初始含水率越高,水合物诱导时间增长而生成速率越低。初始压力增大,水合物生成的诱导时间缩短,形成水合物后的稳定压力也越高;随着细粒含量的增大,水合物生成的诱导时间缩短,生成初期生成速率增大而后期减慢;盐溶液浓度的增大抑制水合物的生成;冰粉法制备的试样水分分布更均匀,使得水合物成核的诱导时间缩短并提高水合物的生成速率。初始含水率、注入气压、细粒含量、盐分对泥质粉细砂沉积物水合物饱和度及水合数产生重要影响。初始含水率的增大,生成水合物的饱和度与水合数增大;在气过量条件下,初始注入压力对水合物饱和度基本无影响,水合数随着初始压力的增大而降低;细粒含量增大,生成的水合物饱和度与水合数均呈下降趋势;盐溶液浓度越大,水合物饱和度降低,而水合数有所增大。泥质粉细砂中二氧化碳水合物多次生成与分解过程的探测与分析表明,水合物分解过程具有缓慢分解、快速分解、减速分解到完成三个典型阶段。证实在小孔隙中的水合物先分解,然后是大孔隙中的水合物,分解速率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泥质粉细砂中水合物生成的诱导期及快速生长期,水合物再生成速率较初次生成时期增长,而减速生长期的生成速率降低,生成过程最终的稳定时间基本不变。初步探究了生成次数、初始含水率、分解温度对泥质粉砂沉积物中水合物多次生成过程及水合物饱和度和水合数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生成次数的增加,水合物诱导时间及生成时间增长;生成次数对生成的水合物饱和度影响很小,而水合数随着生成次数的增大而减小;初始含水率越大,再次生成的诱导时间越长;分解温度越靠近相平衡区域,再生成的水合物饱和度越大。综上,本论文通过宏观二氧化碳水合物的生成过程测试及利用低场NMR技术,对泥质粉细砂中CO2水合物的生成以及多次生成的过程机制及对水合物饱和度与水合数的演化规律进行了较为细致的研究,以期为天然气水合物开采及二氧化碳置换封存技术发展提供一定的实验数据支撑及研究基础。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不同射血分数的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特点和出院时的结局差异。方法 收集2019年9月1日至30日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住院的心力衰竭患者病历资料。入组后根据住院期间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提示的射血分数(LVEF)将入组患者分为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HFpEF,LVEF≥50%)、射血分数中间值的心力衰竭(HFmrEF,40%≤LVEF<50%)和射血分数下降的心力衰竭(HFrEF,LVEF<40%
期刊
人民胜利渠灌区是河南省重要的粮食生产区,地下水作为重要的灌溉水源,在农业生产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长期高强度开采导致人民胜利渠灌区地下水位不断下降,出现区域性降落漏斗。在地下水位变动过程中,地下水水化学组分也随之发生改变。为研究降水和开采对灌区地下水水化学组分的影响,本文对研究区高矿化度区和低矿化度区丰、枯水期地下水水化学组分随降水和地下水位变化的年际、年内特征进行了分析,并计算其关联性。然后开展
学位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飞速发展,人口的快速膨胀,对环境资源的开发力度越来越大,我国的水生态资源、环境正面临严峻考验。如何有效保护生态环境并合理开发利用流域水生态资源,确保水资源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可持续发展,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是我们面临的一项重要挑战。论文选择水资源竞争激烈、水环境和水生态变化敏感的弥河流域作为研究区域,从流域健康、防洪安全、均衡发展、有序用水(生态流量保障)等层面出发,准确判断弥河
学位
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岩土工程建设在规模与数量上呈现不断增长的趋势。非贯通裂隙岩体是工程中经常遭遇的一类复杂的工程介质,裂隙的存在对岩体的破坏和力学特性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岩体的力学性质受裂隙度的影响,针对岩体工程中计算二向裂隙度时,通常只统计岩体某一截面中裂隙通过的面积,而忽略裂隙位置和开度的不同对岩体力学性质的影响。本文采用水泥、石英砂、石膏、重晶石粉等材料获得一种模拟
学位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阅读教学一直是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通过阅读教学,可以让学生了解到文字中的美感和力量,在意境中不断感受文字,理解文字,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陶冶学生的高尚情操。而由于阅读中隐藏的情感,抽象的意蕴较为丰富,学生在进行理解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定的困难。因此,本文将对小学语文中高年级的阅读教学策略进行分析,具体阐述阅读教学的意义和策略。
期刊
随着我国工业持续蓬勃发展,每年的煤炭消耗量都在持续增加。近年来露天煤矿逐渐开采完毕,煤矿开采进入深部地层,伴随而来的则是深部洞室动力灾害问题日益凸显。顶板失稳是灾害产生的重要因素,因此,深入分析巷道顶板稳定性是当今重要的研究课题。本文选用济宁三号煤矿深部巷道顶板层状砂岩,分析层状砂岩在三点弯曲条件下,试样高度、跨度对力学特性和裂纹扩展特征的影响,并加入数值软件PFC2D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研究,同时
学位
随着城市空间的日趋紧张,地铁建设成为当前的迫切需要。由于城市中楼房众多,空间十分紧张,地铁盾构施工穿越敏感区域的情况日益增多。近些年在盾构施工过程中,出现了大量的工程事故,这些事故严重威胁了人们的正常生活。造成这些事故的根源是盾构施工穿越附近敏感区域的微扰动变形。因此,研究盾构施工穿越敏感区域的微扰动变形问题是重中之重。本文以郑州市轨道交通6号线市政配套工程桐淮站-嵩淮游园站区间盾构段为背景,以该
学位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黄河流域的径流过程受到强烈的干扰,径流量发生明显变化,基流作为黄河径流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维持河流生态健康,黄河水资源优化配置等具有重要意义。研究河川基流分割方法的适用性,可为了解流域基流特征奠定基础;分析基流变化规律有助于了解黄河水资源特性,可为水资源优化管理提供依据;探究黄河径流和基流演变的驱动因素,以及寻求径流和基流的高精度预测方法,可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以及
学位
泵送混合砂钢纤维混凝土(SFRC)是一种适用于当代施工现场且兼具环保和钢纤维混凝土优点的高性能混凝土。由于钢纤维的分散非连续性,导致混凝土在掺入钢纤维以后会影响其泵送性能。因此,为保证钢纤维混凝土的泵送性能,细骨料通常选用天然河砂。如今天然河砂资源匮乏,需要在保证混凝土泵送性能的基础上寻找河砂的替代材料。因此,本文以目前广泛使用的机制砂与特细河砂按照一定比例配制了可用于泵送混凝土的混合砂,随后以钢
学位
随着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活动区域的不断扩展,与蚀变岩相关的工程地质问题愈发突出。由于蚀变岩的成因机理和分布规律较复杂,在工程岩体的开挖过程中诱发了许多的工程地质问题。因此,深入研究蚀变岩的分布范围、岩矿特性及蚀变机理等内容对于认识蚀变岩的工程地质特性具有重要意义。依据对某工程区的现场勘察,发现工程区内岩石存在不同程度的蚀变现象,为确保工程能够按照施工进度的进行,有必要对某工程区蚀变岩开展深入研究。运用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