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滑活动断裂带同震位移梯度及破裂终止问题研究

来源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junshan_lm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走滑活动断裂带的地震破裂通常是间断分布,受阶区等几何不连续结构分隔,由一个个的段落组成。阶区等几何不连续结构对破裂的传播通常会起到一定的减缓作用,甚至会阻止破裂的传播。对较大震级历史走滑地震的统计及数值模拟研究表明,走滑断裂带阶区宽度和临近阶区的同震位移梯度是控制破裂能否穿过阶区的两个主要控制因素。1920年海原Mw 8.3地震破裂突破断裂沿线多个阶区,其西端终止于4 km宽的景泰阶区而未能跳跃至老虎山断层,而东端终止于具有较强逆冲缩短性质的六盘山东麓断裂。究竟是什么因素控制着1920年海原地震地表破裂的终止?1920年海原地震地表破裂通过其它阶区时具有怎样的特点?海原断裂带西端的地表位移时空分布具有怎样的分布规律?随着越来越多的高精度地形数据应用于断错地貌位移测量的研究,对使用不同精度和类型的地形数据开展位移测量的准确性和适用性的讨论更加必要。同时,在获取走滑断裂带累积位移数据的基础上,研究人员通过累积位移频率分布特征(Cumulative Offset Probability Density,COPD)对位移数据进行期次划分,并与特征位移和特征地震等理论模型相关联,但是其中仍然存在待考察的不确定性因素。高精度地形数据的获取方法越来越成熟,相比于海原断裂带1 m分辨率的LiDAR DEM,使用同步获取的航空影像基于SfM方法获取的0.2 m分辨率的DEM可以更加清晰、准确地展现断裂带沿线断裂微地貌特征,为研究海原断裂带西端断错微地貌位移量和分析断裂带几何结构提供了前所未有的高清晰度基础数据。基于高精度地形数据断错地貌解译及使用LaDiCaoz位移测量软件进行位移测量为海原断裂带西端终止问题研究提供了更丰富、准确的位移数据。对基于三维地形数据与光学影像数据进行位移测量获取的位移数据误差特点的比较,发现高精度三维地形数据可以更加客观地刻画断错地貌的误差分布形式,这可能与影像数据不能够有效识别冲沟沟壁等因素有关。对多组同震位移和累积位移数据的对比表明,基于COPD模型进行位移数据期次划分的准确性受位移误差、数据量、位移沿断层的变化以及是否考虑断层分支等因素的影响。对全球同震位移归一化频率分布的分析表明,各类型地震同震位移的分布情况既可用于分析全球同震位移分布的一般性规律,也可以作为单次地震位移分布的参考。海原断裂带西端累积位移频率分布特征为研究各段位移复发模式提供了可靠的数据,同时也凸显了在存在明显位移梯度的整段使用COPD模型对位移分布特征进行描述的局限性。以断裂带沿线局部最大位移值作为研究对象,显示1920年海原地震水平位移自震中向两端呈“波浪式”递减的形式,在各次级破裂段靠近震中一端呈现“波峰”,而在远离震中一端呈现“波谷”,其中断裂沿线的阶区是主要控制因素。本研究获取的地震破裂西端同震位移梯度最大值为82 cm/km,与前人所统计的阶区宽度、位移梯度与破裂传播关系作比较,表明1920年海原地震破裂西端的破裂终止是非常迅速的,并且具有很强的跳跃阶区的可能性,也就意味着西端具有较大的地震危险性。但是事实上1920年海原地震破裂在西端“戛然而止”,4km宽的阶区可能是其重要控制因素。阶区阻止地震破裂传播的动态过程可能包括:(1)当地震破裂靠近阶区时,断裂带中结构复杂性的增加可能会将主破裂的形变转化为其它形式的变形,并以拉张、压缩、褶皱等形式体现出来;(2)当地震破裂接近阶区,破裂行为会受到断裂系统中早期地震应力的相互作用而停止传播;(3)断层走向的变化可能会使地震破裂沿着并非最佳应力降的方向传播,其中断层弯折可能会导致位移的减小;(4)可能与断层两侧岩体弹性模量的差异有关。
其他文献
含重金属或染料污水的治理,近年来一直是研究者关注的焦点。导电高分子聚合物聚苯胺纳米材料具有易制备、环境稳定性和氧化还原性等特性;金属(氢)氧化物如二氧化锰和羟基氧化铁,具有特殊的孔道结构、大的比表面积且普遍存在环境介质中。由这两类材料制备成的复合材料是去除污染水体中重金属或染料的理想材料之一。本文利用原位聚合法制备的介孔聚苯胺纳米球(MPNs)为基体,分别制备了 MPNs-MnO2和MPNs-Fe
在天然气开采的过程中,气井中常伴有凝析液和地层渗水,会影响天然气的采集效率,因此,需要监测井下的压力和温度,以便采取排水措施,改善天然气的采集效率。论文设计了一种电缆式排水采气测量控制系统,测量井下压力和温度,并通过配电线传送到地面控制系统。论文设计的电缆式排水采气测量控制系统,包括井下测量系统和地面控制系统。给出了基于配电线载波通信的排水采气测量控制系统设计方案,详细设计了井下测量系统的硬件电路
脑胶质瘤是常见的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发病率高、致死率高。手术、放疗和化学疗法等对于脑胶质瘤患者的存活率方面并未取得重大改善,针对恶性脑胶质瘤需要开发新的治疗方
藏南地区东西向伸展作用使得班公-怒江缝合带以南形成了七条南北向的断裂系,其成因机制、起始发育时间、所处位置与正断层的滑动速率记录了青藏高原演化过程中的大量信息。自东向西第三条为申扎-定结正断层体系,其最南端日玛那山西侧的卡达正断裂带不仅控制着日玛那山的隆升,也控制着阿润河上游定结古湖的发育演化,驱动了区域水环境变化以及沿线地形地貌的形成。断裂在空间上表现出随走向变化活动性不均一的特征:南段地貌断错
翻麦机是一种麦芽发芽箱内的关键设备,其功能是搅拌疏松麦层,以保持大麦在发芽过程中获得良好的通风和均衡的温度。随着啤酒行业对麦芽的需求不断增大,翻麦机也不断向大型化和自动化方向发展,而以往对翻麦机的设计往往是依靠经验方法,导致其参数设置不合理,这样不但无法充分发挥机器的性能,而且会造成资源的浪费。针对这一情况,本文以8.7米发芽箱翻麦机为研究对象,采用计算机数值分析与测试技术相结合的方式对翻麦机的翻
[目的]这篇回顾性研究旨在观察和评估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患者术中及围手术期的各项参数与患者术后住院时长的关系,以期进一步改善围术期管理,为快速康复外科在该手术的术中麻醉
近年来,随着土木行业中结构大型化发展的趋势,各个高校也相继开发建成自己的大型多功能加载系统;其中最有突出代表性的就是三自由度加载系统。最初,学者们在加载过程中简单的考虑试验试件水平位移只由水平作动器产生;试件竖向位移只由竖向作动器产生。但是随着结构试验试件尺寸的增大以及试件工况的复杂化,随之而来的是对试验中试件加载精度的更高要求。原本三自由度加载系统是由MTS 793软件进行控制,软件本身的用途是
背景:在中国十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中,食管癌排名第六,仅次于胃肠道肿瘤的胃癌,呈现双高特征,即高发病率和高死亡率,而且往往呈区域聚集性。中两部卫生资源匮乏的农村尤其高发
随着我国“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华北地区作为向东北亚开放的重要窗口,交通建设需求日益增长,这些地区大多为黄土覆盖区,隧道工程建设不可避免地会遇到这种特殊土。与其他土体不同,黄土的土水特性与工程特性非常复杂,故而黄土隧道工程的稳定性近年来已成为工程领域的研究重点。前人已有研究很少有将黄土隧道的非饱和特性表现出来,研究结果偏于保守。本文以平山至赞皇高速公路工程项目中建一分部黄土段为工程依托,首先通过室
面孔和嗓音均为印象评价的重要线索,性别是两者最显著的生理特点。随着经验的积累,人们形成了面孔和嗓音的性别刻板预期。作为性别刻板印象的一种表现,面孔-嗓音性别刻板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