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消化性溃疡86例临床分析

来源 :重庆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20623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儿童消化性溃疡(PU)的病因及不同病因所致PU的临床表现特点,以便尽早诊断及治疗。方法选取2006年4月至2011年5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住院的86例PU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总结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1)86例PU患儿,男64例,女22例,1月~3岁16.3%(14/86),3~6岁23.3%(20/86),6~9岁12.8%(11/86),9~12岁26.7%(23/86),12~15岁20.9%(18/86)。十二指肠溃疡(DU)65.1%(56/86)明显多于胃溃疡(GU)29.1%(25/86)(P<0.05)。DU主要发生于9岁以上儿童,GU主要发生于6岁以下儿童(P<0.05)。(2)各种病因中,幽门螺杆菌(Hp)感染23.3%(20/86)、药物因素22.1%(19/86)、不良饮食习惯16.3%(14/86),不明原因38.4%(33/86)。(3)20例Hp相关性溃疡中,1月~3岁0例,3~6岁15.0%(3/20),6~9岁15.0%(3/20),9~12岁30.0%(6/20),12~15岁40.0%(8/20)。(4)并发症有消化道出血和贫血73.3%(63/86),失血性休克3.5%(3/86),十二指肠梗阻或不全性梗阻5.8%(5/86),幽门梗阻或不全性梗阻3.5%(3/86),十二指肠球部穿孔1.2%(1/86)。(5)临床表现:腹痛73.3%(63/86),其中在上腹22.1%(19/86)、脐周16.3%(14/86)、中上腹22.1%(19/86)、其他部位和不清12.8%(11/86);轻度26.7%(23/86),中度12.8%(11/86),重度14.0%(12/86),描述不清19.8%(17/86)。伴恶心呕吐77.9%(67/86)、呕血44.2%(38/86)、便血55.8%(48/86)、纳差61.6%(53/86)、神萎或烦躁65.1%(56/86)等。腹部压痛60.5%(52/86),在上腹15.1%(13/86)、脐周7.0%(6/86)、中上腹27.9%(24/86)、其他部位10.5%(9/86)。(6)本研究中,O型血占46.2%(18/39),有PU家族史者占8.1%(7/86)。(7)Hp相关性溃疡与药物相关性溃疡相比,两者在年龄、起病方式、病程、腹痛、家族史及胃镜下病变特点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值均<0.05)。(8)PU与过敏性紫癜(HSP)继发性溃疡之间在起病方式、腹痛(部位、程度、发作方式、规律)、便血、腹部压痛部位、粪便隐血及胃镜下病变特点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值均<0.05)。结论(1)儿童PU男性较多,DU更常见,其与年龄明显相关,好发于年长儿。GU好发于婴幼儿和学龄前期儿童。(2)儿童PU的病因以Hp感染和药物因素最常见。(3)儿童PU中Hp检测阳性率不高,但随年龄增长Hp感染在增加。(4)儿童PU并发症以消化道出血、贫血常见,失血性休克、十二指肠及幽门梗阻或不全性梗阻、十二指肠穿孔少见。(5)儿童PU临床表现主要有上腹、脐周或中上腹疼痛、恶心呕吐、呕血、便血、纳差、神萎或烦躁等,部分患儿无腹痛,查体可见上腹、脐周或中上腹压痛。儿童PU临床表现不典型,容易误诊及漏诊。(6)儿童PU可能与遗传有关。(7)Hp相关性溃疡好发于6岁以上儿童,多起病隐匿,病程长,常有反复腹部隐痛,且饥饿时或夜间易发,胃镜下常见十二指肠球部单发溃疡合并粘膜结节或疣状隆起,对诊断有提示意义;药物相关性溃疡主要发生在6岁以下儿童,多起病急,病程短,呕血及便血常见,胃镜下主要表现为胃部多发溃疡。(8)与PU相比,HSP继发性溃疡多表现为无规律性脐周或下腹剧烈疼痛,便血多见,腹部压痛部位不固定,镜下主要表现为胃、十二指肠多发溃疡,常伴弥漫性粘膜糜烂和出血,有助于鉴别诊断。(9)儿童电子胃镜是诊断儿童PU的重要方法,应开展多种Hp检测方法以提高Hp检出率。
其他文献
当前我国改革发展正处在关键时期,反腐败形势十分严峻。要构建新时期反腐倡廉的有效机制,必须建立“不要”腐败的教育机制,“不能”腐败的约束机制,“不易”腐败的防范机制,“不需
本文探讨了信息熵和不确定性的关系,有助于理解信息熵的来源及物理意义。
近年来,随着物联网技术和云计算、大数据等概念的兴起,信息通信技术与健康产业的融合越来越深入。本文在分析物联网与云计算的体系架构基础上,结合我国健康产业的发展的实际
当今世界国家之间的竞争主要在于综合国力间的竞争,而文化现在已经成为综合国力之中最核心、最重要的因素。所以,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国运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
本文对新时代电视产业面临的挑战进行了分析,并结合新媒体对电视产业发展带来的冲击提出了电视产业发展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