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近代建筑之'嘉庚风格'研究

来源 :华侨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jhaixin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嘉庚风格”在厦门近代建筑史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一页,成为厦门近代城市文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在特殊的历史及地理环境条件下,陈嘉庚倡导的中西合璧式建筑新式样,迎合了中国传统古典建筑复兴的潮流,是对主要以北方宫殿建筑为“摹本”的中国民族形式建筑风格的有力补充,因此,在中国近代建筑史的研究中具有特殊的文化学意义。 本文试图通过实地调查、结构主义及比较文化学的方法,从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入手,探索“嘉庚风格”形成与发展的动因,寻求“嘉庚风格”的演变轨迹。本文对“嘉庚风格”的校园规划、各时期的建筑技术发展、建筑设计思想和建筑中表现出的风格特征进行了考证与论证,并将其置于中国近代建筑史的大背景中进行分析与研究。 “嘉庚风格”的校园规划与自然山水环境有机结合,布局颇富中国园林自由活泼又不失精心组织的传统意趣,是对单体建筑对称布局、规整严谨的补充。 “嘉庚风格”的建筑经历了“南洋时期”、“乡土化时期”、“民族形式时期”三个阶段,是中西文化剧烈碰撞的产物。出于爱国思乡之情,嘉庚先生站在了民族主义和乡土意识的立场,力图保存和发展本土文化,这对以弘扬地方特色、发扬传统建筑文化为主题的今天,实具有借鉴价值。但“嘉庚风格”是探索中国民族形式建筑风格的起点而非终点,也是近代中西建筑文化交流的开端而非终结。建筑传统的延续发展是一个永恒的课题,如何批判地继承“嘉庚风格”这份宝贵的遗产还有待后人更细致的研究和更深入的探索。
其他文献
该论文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了交通发展的几个阶段,作为整个论文的交通背景知识;第二个部分则从综合交通的形成出发,分别从综合交通对客运站发展的直接影响和综合交通
论文选择具有争议性的城市设计概念作了研究的开篇,从城市设计的这义与性质、目标和任务、范畴及要素、实践原则、与相关学科的关系等方面,多方位地梳理、廓清一此带有方向性
城市边缘区指城市建成区的外围地带,或由市区向郊区过渡的地带.城市边缘区位于已建成的外城区的边缘,表现出明显的城乡结合部和城乡经济混合增长的特征.近十年来,随着中国改
该文全面分析寒地村镇住宅转护结构对环境产生的全周期影响,从满足和提高村镇居民居住热舒适环境的角度出发,以与传统围护结构相比建筑节能超过30﹪的目标为前提,综合考虑各方
该文以"新天地"为研究对象,从"共存、共融、共鸣"三个方面,系统地分析环境、空间、人之间的整合.兼容性的共存是其空间环境的整合特征."新天地"反映了中国的古老哲学中的共存
研究物理环境与居住区室外空间设计的关系是一项跨学科的开拓性工作,其核心是运用建筑物理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借鉴环境物理学的研究方法及成果来指导居住区室外空间的规划设计
近年来,随着经济、舞台艺术和机械技术的发展,可变舞台形式的适应性剧场应运而生,并且逐渐发展成熟,成为当代剧场的一个不可忽视的类型.在同一个空间内,当变换出不同的舞台形
论文首先论述了环境艺术创作草图的基本概念、作用、分类以及隐含其后的创作思维,之后引出该文研究重点创作草图的艺术属性结构.现代美学、心理学、视知觉、思维科学、创造性
一般人往往从"风格"和"样式"的角度去看待建筑,而把建筑的审美作为建筑生产的中心.事实上却是,建筑是社会与文化的综合产物,其样式在历史中具有多重空间象征意义.在特定的历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