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上海一家三级医院临床分离的革兰阳性球菌对新型噁唑烷酮类抗菌药物泰地唑胺(tedizolid)的敏感性,探讨泰地唑胺不敏感菌株的耐药机制,并研究亚抑菌浓度泰地唑胺对金黄色葡萄球菌Newman和N315菌株毒力基因转录水平的影响。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我院分离的1069株非重复革兰阳性球菌(包括甲氧西林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202株、甲氧西林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294株、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115株、粪肠球菌206株、屎肠球菌55株、无乳链球菌159株和咽峡炎链球菌群38株),用革兰阳性球菌药敏卡片和K-B法检测各菌株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微量肉汤稀释法检测各菌株对泰地唑胺和利奈唑胺的最小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分析各菌株泰地唑胺和利奈唑胺MIC值的差异,比较两种抗菌药物的抗菌活性;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及测序检测泰地唑胺不敏感菌株携带cfr和optrA基因及23S rRNA V区突变情况以阐明可能的耐药机制。微量肉汤稀释法检测Newman和N315菌株对泰地唑胺和利奈唑胺的MIC值,将1/8 MIC、1/4 MIC和1/2 MIC泰地唑胺及利奈唑胺分别作用于Newman和N315菌株后提取RNA,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quantitative PCR,qRT-PCR)技术检测毒力基因α-溶血素(hla)、δ-溶血素(hld)(RNA Ⅲ)、附属基因调节子A(agrA)、自溶相关基因座S(arlS)、金黄色葡萄球菌外蛋白表达S(saeS)、金黄色葡萄球菌表面蛋白G(sasG)、葡萄球菌A蛋白(spa)、凝集因子A(clfA)、纤维蛋白原结合蛋白A(fnbA)、胞间粘附素A(icaA)、σ因子B(sigB)、葡萄球菌附属调节子A(sarA)、毒素抑制剂(rot)、葡萄球菌肠毒素A(sea)、中毒性休克综合征毒素-1(tst)、α型苯酚可溶解的调控蛋白(psmα)、金黄色葡萄球菌弹性蛋白结合蛋白(ebpS)、葡萄球菌丝氨酸蛋白酶A(sspA)、丝氨酸-天冬氨酸二肽重复基因D(sdrD)、金属蛋白酶(aur)、凝固酶(coa)、核酶(nuc)和杀白细胞素E(lukE)mRNA的表达水平。t检验分析不同亚抑菌浓度抗菌药物对细菌毒力基因表达的影响,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所有革兰阳性球菌检测菌株对万古霉素敏感,MRSA和屎肠球菌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要低于MSSA和粪肠球菌。所有葡萄球菌(MIC≤0.5μg/ml)、屎肠球菌(MIC≤0.5μg/ml)和链球菌(MIC≤0.25μg/ml)都对泰地唑胺敏感,粪肠球菌对泰地唑胺敏感率为94.7%。检出11株泰地唑胺和利奈唑胺不敏感粪肠球菌(泰地唑胺MIC=1μg/ml,利奈唑胺MIC=8μg/ml),这些菌株只携带optrA基因。基于MIC90值分析,泰地唑胺对所有检测菌种的抗菌活性是利奈唑胺的48倍。与无抗菌药物组相比,1/2 MIC泰地唑胺能抑制Newman菌株fnbA和aur mRNA的表达(P<0.05);1/8 MIC、1/4 MIC和1/2 MIC泰地唑胺能抑制N315菌株hla mRNA的表达(P<0.01),而1/8 MIC和1/4 MIC泰地唑胺能抑制N315菌株sasG mRNA的表达(P<0.01);3种亚抑菌浓度泰地唑胺对其他所研究的毒力基因表达均具有促进作用。结论:泰地唑胺是临床治疗革兰阳性球菌感染的一种很具前景的新型抗菌药物,但携带optrA基因的泰地唑胺不敏感肠球菌值得关注。亚抑菌浓度的泰地唑胺能导致不同毒力基因在转录水平发生变化,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致病机制可能具有潜在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