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电力是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电力产业的发展,当前电力的发展与改革也成为产业经济学领域最为活跃的研究课题之一。2003年我国正式启动了电力工业结构重组和市场竞争的改革。增强电力市场的有效竞争,保证整个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当前乃至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的主要工作任务。但是由于电力产业部分环节的自然垄断属性,我国现阶段电力市场距离有效竞争的目标尚有不少差距,阻碍市场竞争的诸多因素有待消除。有鉴于此,论文从西方产业经济学中的有效竞争理论入手进行分析,但是之前的有效竞争理论认为有效竞争是规模经济与竞争活力的均衡状态,规模经济是有效竞争市场偏离完全竞争市场唯一的理由,从而使有效竞争的市场标准带有明显的完全竞争市场的痕迹。所以文章中首先就竞争和垄断的效率问题进行探讨,从市场结构、市场静态效率与市场动态效率三方面分析并建立了有效竞争的理论框架和评价体系,还通过建立有效竞争数学模型,使对有效竞争的分析定量化,增加理论在实践中的可操作性,为有效竞争理论的发展根除了瓶颈。之后依照上述理论对我国电力的竞争现状进行了定性和定量的分析,旨在为电力行业实现有效竞争提供一些政策建议。全文共分六大部分,第一章为绪论部分,首先对研究背景进行了分析,阐明其研究意义,并对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和评述,进而提出本文的研究思路和框架。第二章对有效竞争理论进行了新的探索和评价,从静态因素和动态因素两个方面重塑了有效竞争的基础框架和理论模型。第三章依据前文的理论思想从市场结构、市场静态效率与市场动态效率三方面提出了有效竞争的评价指标体系。第四章是研究的核心部分,依据有效竞争的评价指标体系,对中国电力行业的有效竞争现状进行了定性和定量两方面的实证分析和检验。第五章阐述了我国电力行业实现有效竞争的合理化建议,主要包含三部分内容:明确发电企业社会性责任、实现民间资本参与和促进政府规制政策的建立。最后对研究的主要结论进行了总结,提出研究的主要创新点、局限性以及未来的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