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绿地系统规划塑造城市地域性特色初探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ekken198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突飞猛进的“全球化”与“城市化”进程改变了城市原有的生存环境,导致地域性主体意识淡化、城市形态趋同、地域风貌特色缺失。某些城市建设由于缺乏科学有效的理论指导以及对城市建设问题认识的偏颇,抛弃地域特色资源,对原有自然肌理、地域文化及城市空间格局等造成了很大程度的破坏,空间的场所感和认同感丧失,地域性特色消失殆尽。城市特色犹如城市生命,失去地域性特色等于失去城市发展根基。基于目前我国城市出现的“零识别城市”及“非地方性”现象,本文做出园林绿地系统规划塑造城市地域特色的思考,目的在于挖掘、保育、创造城市地域特色,塑造鲜明的城市地域形象,改善正在消失的城市地域性特色状况。地域性特色依托于城市所处的自然环境以及依靠自然条件建成的绿色空间系统。园林绿地作为城市的重要做成部分,融合了城市所在地域独特的自然地理结构、地貌特征、地带性植物及其凝聚而成的地域文化,对于强化城市总体形象、塑造鲜明的城市地域性特色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绿地也成为衡量现代城市地域特色风貌的主要因素。在空间布局上,良好的绿地系统可以引导城市规划与发展,保护城市各组团特色;在分项规划上,作为具备自身特色的园林绿地,体现着不同地域的文化特征,进而演化成城市的地域性标志。此外,园林绿地是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基础,通过园林绿地系统规划建设节约型园林,有利于改变当前资源浪费和地域景观丧失的建设模式。合理利用当地河流、山川、动植物等自然资源营造城市景观,避免因过度开发而导致自然环境的严重破坏,是塑造地域性特色最为经济的手段。文章从对地域性特色的认知角度出发,重点分析了地域性特色的构成要素及受自然环境要素、社会文化要素、经济产业要素三方面主要地域因素影响而形成的绿地景观形式。在“景观意象学”理论及“场所精神”理论支撑下,探讨园林绿地系统规划塑造城市地域性特色的载体,借助于“面、线、点”的景观组织形式从三个层次进行论证,提出强化绿地系统布局结构、构建绿色通道、丰富特色绿地空间的具体策略;并将地域性要素融于绿地系统规划之中,从多方位、多角度体现城市地域特色。在理论研究基础之上,文章以奉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为实例进行了城市地域性特色塑造研究。在对奉节地域特色资源进行整合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奉节绿地系统规划塑造地域性特色策略,分别是“面”层次——绿地系统布局结构;“线”层次——特色绿色通道规划;“点”层次——特色绿地空间规划三方面。
其他文献
在吸收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本文力图对毛泽东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理论作深入细致地探讨,对毛泽东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理论的主要内容及其解决方法、毛泽东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理论的
文章对几种编织结构周围神经再生导管的径向压缩性能进行比较。分析了导管内径等工艺参数对径向压缩性能(包括首次压缩力、末次压缩力、压缩力保持率和弹性回复率)的影响。结果
通过建立合理的现状用地评价体系,从用地格局、交通组织、特色空间的营造、“城中村”的改造等多方面对滨水型旧城中心区规划方法进行探讨。 Through the establishment of
教师是帮助学生增长知识和思想进步的引导者,教师素质如何将直接影响到学生的身心发展和教育的成效。要肩负起为国家和社会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历史重任,教师必须要以具备良好的
长期以来,玉米育种作为提升玉米产量和改进玉米品质的有效手段备受重视。从20世纪初的杂交育种优势技术开创至今,玉米双交种、单交种及如今的分子育种都不同程度地提高了当时
国资委与国有独资公司董事会之间的关系应该放在公司和国有企业的双重背景下来考量,既不能完全照搬一人公司的规定,也不能单纯按照股份公司的规定来进行制度设计,更不能忽视
结合实际,重点介绍了汽车VIN拓印文件的检验技术。
本文是关于晚清碑、帖两派书法美学思想的比较研究。晚清是碑学发展的集大成时期,这一时期,“宗碑”还是“宗帖”成为激烈争论的焦点。争论的实质,是因为审美观念上的对峙。
《成实论》,诃黎跋摩论师造,鸠摩罗什三藏法师译,凡十六卷,计二百零二品。论主造论之初,旨在沙汰律藏五部,破斥迦旃延之偏谬。遂迂繁就简、溯本追源,于陈说四圣谛之时,概说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