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对ABCA4基因相关视网膜变性类疾病的临床表现进行归纳,并通过分子遗传学研究检测致病突变,总结基因型特点,探讨表型与基因型的联系。方法:收集2010年—2016年于北京协和医院眼科就诊并诊断为视网膜变性的患者,进行临床和遗传学研究。①临床研究方法:询问患者病史及家族史,对患者进行视力、眼前节、散瞳眼底、眼底照相、视野、视网膜电图(ERG)、相干光断层扫描(OCT)及眼底自发荧光(FAF)检查并记录结果。②遗传学研究方法:抽取患者及家庭成员静脉血,提取基因组DNA。应用二代测序(NGS)技术检测其致病突变,筛选所有携带ABCA4致病突变的患者并总结其分子遗传学特征。结果:共纳入来自57个家系的64例患者,其中男性35例,女性29例,年龄6岁~67岁,中位年龄21岁。1.临床结果:该64例患者中临床诊断STGD为49例,CRD6例,RP9例。STGD患者表现为不同程度的黄斑萎缩,部分患者存在眼底黄色斑点或周边部色素沉着;自发荧光表现多样。全视野ERG检查多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视网膜功能下降,且视锥细胞功能下降较视杆细胞严重。CRD患者表现为轻度的眼底改变合并显著的以视锥功能下降为主的ERG改变。RP患者表现为视网膜广泛萎缩及骨细胞样色素沉着,伴ERG平波或表现为以视杆功能下降为主的ERG改变。本组患者中尚存在4例晚发型STGD病例,5个家系存在连续两代患者或隔代患者。2.分子遗传学结果:57个先证者均携带ABCA4致病突变,c.2424C>G:p.Y808X突变出现频率相对高。本研究发现的80个不同ABCA4基因致病突变中,错义突变46个(57.5%),无义突变12个(15%),小片段缺失或插入突变15个(18.8%),剪接位点突变7个(8.8%)。28个(35%)为首次报道。结论:ABCA4基因突变能够引起STGD、CRD、RP三种表型,且同一表型的不同患者在发病年龄、严重程度、进展速度等方面也存在比较明显的表型差异性。STGD和CRD临床表现存在交叉,不典型病例及晚期病例的临床诊断存在一定难度。我国ABCA4基因突变谱与其他族群存在较大差别。尚需继续探索ABCA4相关视网膜变性疾病表型与基因型的关系。在遗传病基因检测领域二代测序是一种准确、高效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