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主要是从“游戏精神"这个视角来看“十七年”现实题材的儿童小说中儿童形象的嬗变过程。建国后,儿童文学中儿童形象所具有的“游戏精神”有一个逐渐淡出的过程,因此,小说中的儿童形象也开始发生了相应的变化。
建国初期,昂扬向上的乐观气氛形成比校宽松的创作环境,因此也出现了一些描写新中国少年儿童幸福生活的作品。在对儿童幸福生活的描写中自然流露出某种“游戏精神”。然而,相对于经典的游戏文本来看,这类儿童虽然是顽童,但他们还缺少经典文本中顽童身上那种大胆幻想的狂野之气、无拘无束的自由精神。
50年代开始强调儿童文学的教育功能,但是由于对教育功能的狭隘理解,出现了大量描写顽童经过教育变成乖孩子的小说。这类小说较夸张地描写了儿童的游戏天性、兴趣爱好与成长中伴随的不足;在写到儿童的游戏、淘气、贪玩时,把他们天真活泼、调皮可爱的模样刻画刻划得活灵活现,使作品充满了童趣,但这并非作者最终的目的。对儿童游戏天性的描写与“游戏精神”的张扬不是作者的本意,作者的目的其实是先扬后抑。于是在文本中儿童总是动辄得咎,在外部他人的言传身教与内心道德的自我约束下,这些本来活泼可爱、调皮淘气、朝气蓬勃、生龙活虎的顽童变成了一个个非礼勿视、非礼勿动、循规蹈矩、暮气沉沉的小夫子。
50年代中后期,儿童文学开始追求对各项政治运动与中心任务的紧密配合。儿童文学作家怀着真诚的心情,会意于一切暗示;或以惶恐的心态,听命于一切指示。配合各项中心任务,开展“正面教育”成了儿童文学创作的一条潜规则。于是,取材于现实生活,塑造先进的典范,反映少年儿童支援工、农、林、牧等各行各业建设的小说在50年代中期便蓬勃兴盛起来。儿童特有的天性尤其游戏天性是不利于其榜样身份的树立。这也使得儿童形象所具的“游戏精神”大量淡出,只在少数文本中,“游戏精神”还偶露真容,但是微乎其微。“游戏精神”在这类小说中只是其儿童身份的一种点缀与装饰。小说的重点是要树立劳动光荣的榜样,以供他人学习与模仿。这些作为榜样的少年儿童大都以集体利益为重,大公无私。少年儿童至此变成了先进型典范。
到60年代,儿童文学成了阶级斗争的工具。取材于现实生活的儿童小说大都围绕着阶级斗争这一轴心旋转。描写少年儿童与阶级敌人斗智斗勇,并最终取得胜利的作品比比皆是。游戏玩闹与血雨腥风的阶级斗争是格格不入的,儿童形象所具有的“游戏精神”在这类小说中也就荡然无存。小说中的少年儿童个个都是降妖除魔的小英雄。他们能发现成人所不能发现的问题,完成成人所不能完成的任务。小说中的儿童个个都是小神童。
随着文坛上教育论、工具论的愈演愈烈,“十七年”儿童文学最终完全偏离了儿童文学的正常轨道,使得儿童文学中的“游戏精神”消失殆尽。在这个过程中,随着儿童形象“游戏精神”的淡出,现实题材的儿童小说中的儿童形象也发生了嬗变:从最初幸福的小顽童到转变型儿童再到先进型典范,最后变成了小神童。从作品的发表时间来看,这四类儿童形象有重叠,有交错。但是,从每一类形象的大量出现是有来看,他们还是有相对集中的时间段的。中国儿童文学作家要创作出优秀的游戏性儿童文学文本,就必须清醒的地反思自己的儿童文学观,放下因袭的“教育工具论”,调整好创作心态,突破传统的创作定势,否则很难创作出与经典游戏文本相媲美的作品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