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吉非替尼,一种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s,EGFR-TKIs),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靶向治疗方面表现出较好的疗效。本研究旨在比较吉非替尼分别作为一线和二线药物治疗EGFR19外显子缺失突变和21外显子敏感突变(L858R)的患者的疗效和毒性。 方法:笔者收集了2011年7月至2015年11月之间的60例EGFR突变的晚期肺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了回顾分析,每位患者治疗期间口服吉非替尼250mg/天,观察终点是疾病进展、出现不能耐受的毒性或死亡。 结果:至792天随访结束时,1人死亡。其余59例患者中,有17例进展。总体中位无进展生存期(mPFS)为10个月(95%CI:7.53-12.46个月,p<0.05)。反应率(RR)和疾病控制率(DCR)分别为33.33%和71.66%。41例吉非替尼作为一线治疗患者的mPFS为12个月(95%CI:9.58-14.41个月);19例吉非替尼作为二线治疗患者的mPFS为7个月(95%CI:1.31-12.68个月);由此可见,吉非替尼作为一线治疗比作为二线治疗晚期肺腺癌mPFS更长(p<0.05)。此外,在不同EGFR基因突变类型的亚组分析中,我们注意到吉非替尼无论作为一线还是二线治疗,19外显子缺失突变患者的mPFS都明显长于21外显子突变的患者(p<0.05)。吉非替尼的主要不良事件包括1到2级皮疹、肝功能异常、皮肤干燥、腹泻、疲劳和贫血等。 结论:在用吉非替尼治疗EGFR19外显子缺失突变和21外显子敏感突变(L858R)晚期肺腺癌患者时,一线治疗的mPFS明显长于二线治疗。EGFR基因突变类型会影响吉非替尼的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