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非替尼一线及二线治疗EGFR基因21外显子或19外显子突变的晚期肺腺癌患者疗效比较

来源 :苏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rise6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吉非替尼,一种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s,EGFR-TKIs),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靶向治疗方面表现出较好的疗效。本研究旨在比较吉非替尼分别作为一线和二线药物治疗EGFR19外显子缺失突变和21外显子敏感突变(L858R)的患者的疗效和毒性。  方法:笔者收集了2011年7月至2015年11月之间的60例EGFR突变的晚期肺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了回顾分析,每位患者治疗期间口服吉非替尼250mg/天,观察终点是疾病进展、出现不能耐受的毒性或死亡。  结果:至792天随访结束时,1人死亡。其余59例患者中,有17例进展。总体中位无进展生存期(mPFS)为10个月(95%CI:7.53-12.46个月,p<0.05)。反应率(RR)和疾病控制率(DCR)分别为33.33%和71.66%。41例吉非替尼作为一线治疗患者的mPFS为12个月(95%CI:9.58-14.41个月);19例吉非替尼作为二线治疗患者的mPFS为7个月(95%CI:1.31-12.68个月);由此可见,吉非替尼作为一线治疗比作为二线治疗晚期肺腺癌mPFS更长(p<0.05)。此外,在不同EGFR基因突变类型的亚组分析中,我们注意到吉非替尼无论作为一线还是二线治疗,19外显子缺失突变患者的mPFS都明显长于21外显子突变的患者(p<0.05)。吉非替尼的主要不良事件包括1到2级皮疹、肝功能异常、皮肤干燥、腹泻、疲劳和贫血等。  结论:在用吉非替尼治疗EGFR19外显子缺失突变和21外显子敏感突变(L858R)晚期肺腺癌患者时,一线治疗的mPFS明显长于二线治疗。EGFR基因突变类型会影响吉非替尼的疗效。
其他文献
随着中国社会人口老龄化趋势日益明显,脑卒中的发病率明显上升,居于中国居民死亡原因的首位,给家庭、社会造成了极大的经济负担。在所有类型的脑卒中中,缺血性脑卒中占85%左右,而轻
目的:   建立大鼠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测定肾组织中中性粒细胞明胶酶脂质运载蛋白(NGAL)的表达情况,探讨其在反映肾脏热缺血损伤程度方面的应用价值。   方法:  
经皮椎间孔镜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是近年来脊柱外科领域的热点话题,其具有创伤打击小,恢复周期快,疗效满意等优势。  目的:对60岁以上的老年腰腿痛患者行经皮椎间孔镜手术,
目的:   探讨原发干燥综合征(pSS)伴肺间质疾病(ILD)患者的临床表现、肺部高分辨率CT(HRCT)及实验室指标的特点,明确单纯pSS患者与pSS伴有ILD患者临床特点的差异,为临床诊断
目的:   应用Meta-分析方法评价单独应用糖皮质激素(Glucocorticoid,GC)、环磷酰胺(Cyclophosphamide,CTX)联合GC、CTX联合GC及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Intravenous Immunoglobulin
本研究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首先探讨Apelin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在胃癌发生、发展、预后中的作用;然后,探讨Apelin对胃癌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最后通过体内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