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迅速发展的国际经济环境中,各国纷纷寻求贸易伙伴进行双边或区域合作,以创造更大的经济发展空间。这一趋势在东亚地区表现得更加活跃。自2002年中国与东盟签署《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之后,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进程被正式启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也将成为由发展中国家组成的最大的自由贸易区,对中国与东盟国家间的贸易产生巨大的影响。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是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开端,不仅仅关系到中国、东盟的经贸发展,同时,也是亚洲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甚至对整个世界经济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发展的背景下,分析了中国与东盟贸易的现状、特点、存在的问题以及制约双边贸易的影响因素。在相关的区域经济一体化和国际贸易理论及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中国与东盟区域贸易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科学、客观的分析,并提出相关的政策性建议。
论文的主体内容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中国与东盟贸易的发展与总体现状。这一部分主要是对中国与东盟贸易状况的总体介绍。首先,回顾了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发展历程。然后,运用描述性的统计分析方法,对目前中国与东盟的总体贸易规模进行了考察,比较的分析了中国与东盟在彼此国际贸易合作中的地位和作用,并分析了中国与东盟区域贸易特点。中国对东盟贸易额快速增长并存在大量的逆差,经济合作具有较强的互补性,在贸易投资方面潜力巨大,这些构成了中国与东盟贸易的主要特点。
第二部分,中国与东盟贸易存在问题及影响因素。由于受到政治经济制度、交通基础设施、不完善的物流和金融体系等诸多因素的制约,中国与东盟间的区域贸易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如贸易与投资的低水平增长,产品在第三方市场上的出口竞争,甚至是自由贸易区的主导权问题,这些都对区域经济合作以及经济一体化进程产生了消极的影响。
第三部分,政策建议。本文认为作为参与区域合作的国家,应该具有更加长远的眼光,拥有不计前嫌、共谋发展的勇气。这样既有利于自身的经济发展,同时又能顺应世界潮流,对整个区域一体化的进程起到促进作用。对于中国与东盟区域贸易的发展,本文从多个角度给出了政策建议,例如:加速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进一步推进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积极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