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宋词是综合音乐与文学的艺术,凭借口头和书面两种传播方式实现自身的创作——传播——接受的完整过程。宋词经历了从最初的以口头传唱为主要传播方式,逐步向口头与书面传播方式并重,到最后以书面为主要传播方式的过程。本文第一章、第二章力从宋词传播的原生态情境中分析其两种传播方式,第三章探讨了不同传播方式对于词的音乐性、文学性和文化属性的影响,传播方式的演变及其对宋词的影响直接地勾勒出了宋词的发展轨迹。
宋代“独重女音”的社会风尚和完善的歌妓制度庇护着阵容强大的歌妓队伍。词人的词作通过重要的传播媒介——歌妓的口头传唱流传开来,歌妓口头传播方式影响了宋词创作、传播和接受的每一个环节。在更加广阔的社会生活的大舞台中,也有少数男性歌者口头传播宋词,他们的参与对宋词风格多样化的形成有一定的影响作用。只是男性歌者相对较少,其对词所产生的影响也很小。
宋词的大幅度书面传播之所以得以实现,首先在于宋人词学观念的变化。印刷术的广泛使用则为词的演进提供了强有力的物质和技术支撑。宋词的书面传播方式以别集、选集和词话的刊刻为主,单篇或若干篇作品的题壁、书信赠寄等也是诉诸于视觉的书面传播方式。不同的书面传播方式在传播宋词的数量、规模、范围、速度、效果、特点、作用等方面都有不同。
口头、书面传播方式对于词的音乐性、文学性和文化属性都产生了重大影响,促进或制约了宋词的发展。唐五代至北宋时期,词充分体现了音乐艺术的属性。南宋以后,词与音乐的关系渐渐疏远,开始往案头文学的方向发展。传播方式的变化对于宋词文学性特征的影响,表现在词的内容题材、艺术形式、风格流变等方面。词史上关于词之文化属性的雅俗之辨与词之传播方式的发展变迁基本上是同步的。对柳永、苏轼词的不同评价兼具传播方式与文化属性两个层面,集中体现了人们对词的文化属性认识的矛盾与对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