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隐喻视野下与“眼”相关的汉日惯用语对比研究

来源 :哈尔滨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haifeng1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日语惯用语数量繁多,其中“眼”作为主要的身体词汇在惯用语研究中频频出现,但却很少被单独进行研究。最近几年将惯用语这一特殊语言形式作为研究对象越来越受到研究者的关注,而由于惯用语其自身的多样性与复杂性,在学术领域也是众说不一,存在诸多不同意见,因而很难统一其研究范围。在对惯用语的相关研究中,着重点往往放在结构特性、修辞方式以及文法作用上,以至于忽略了对惯用语本身的语义形成机制和理解方法的研究,在这一方面缺少较为深入的研究与论述。随着认知语言学的出现与逐步发展,惯用语研究的新基础也随之诞生。传统语言学中隐喻被看作是修辞方式的一种,而在认知语言学领域,隐喻更是人类认知外界事物的方法。本文从认知隐喻视角出发,将身体词汇“眼”作为研究对象,对关于“眼”的汉日惯用语进行对比考察研究。其主要目的在于通过对比“眼”在汉日惯用语中的意义,分析其在两国惯用语中的异同,从而进一步了解“眼”作为惯用语要素在惯用语中的现实作用,同时了解认知模式在惯用语中所发挥的重要意义和潜在影响。首先,通过语料收集,对汉日语中与“眼”相关惯用语进行了界定,并对汉日语中“眼”的基本意义和派生意义进行了考察。通过分析词典释义,对“眼”基本意义进行认定,对“眼”的多个派生意义进行了总结和分类。其次,对“眼”的意义扩展过程进行了探究。运用实例论证的方法,对各个衍生意义生成机制进行分析,探讨了语义扩展过程中“眼”的隐喻表达及隐喻概念的实现。最后,参考Lakoff和Johnson的隐喻理论,从两个方面进行考察。一是汉日“源域相同”的惯用语。这部分主要包括“源域与目标域都相同的惯用语”,“源域相同、目标域不同的惯用语”。二是汉日“源域不同”的惯用语。这部分主要包括“源域不同、目标域相同的惯用语”,“源域、目标域都不同的惯用语”。通过汉日隐喻性惯用语的对比分析,发掘汉日民族的隐喻认知模式,以及汉日惯用语的对应关系,从而探究与“眼”相关的汉日惯用语异同点产生的原因。
其他文献
通过课程的导学案设计来制作微课视频,使用依托微信平台的个人公众号与雨课堂分别开展单元微课推送与课堂教学应用,并形成"微课式导学案"教学模型,所构建的"微课式导学案"教学模
介绍农村图书馆的建设环境,对农村居民利用图书馆的情况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讨论农村图书馆可持续发展的路径。
南宋仕女画《绣栊晓镜图》,旧传王诜所作。本文依据史料、风格考证了《绣栊晓镜图》为南宋绘画。通过画面的构图、物象以及庭院背景的研究,推翻了前人认为的画面主旨是表达女
21世纪环境问题受到了更多的重视,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环境问题对于人类生存和经济和谐发展的重要性。环境质量的好坏程度也是衡量人类文明的标准之一。但是如今我们却面临着
目的:以时机理论为指导,以照护者的照护需求为导向,从患儿照护者、医生、护士、社区工作者四个不同角色出发,了解并分析先天性巨结肠患儿照护者在患儿疾病的各个阶段不同的照
文章分析传统文献资源的服务模式和泛在数字环境下数字资源服务的修正模式,从系统要素的角度进行比较研究。在此基础上,从非过程的系统分析的角度,借用计算机编程思想提出基
<正>"沙坪坝区检察院创新的未成年人犯罪检察工作机制,对我国完善未成年人刑事司法体制、审查逮捕程序正当化、刑事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推广价值。"在未
病态建筑综合症(SBS)已成为我们面临的最普遍的室内卫生难题之一。文中强调了病态建筑综合症是由多种非特定性因素的共同作用,包括主体作用因素和客体作用因素,其中主要的因
转基因食品(Genetically Modified Food)是一种新兴的农业技术,具有较大的社会经济和环境方面的收益,对于解决世界粮食危机具有重大的意义。我国中央一号文件连续9年都从粮食
目的探讨褐藻糖胶(fucoidan)对二甲基苯蒽(7,12-dimethylbenz(a)anthracene,DMBA)诱发的乳腺肿瘤大鼠肠道屏障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60只雌性SD大鼠按体质量随机分为正常对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