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肺腺癌临床、影像及病理学预后因素及EGFR、ALK基因突变及重排的检测。材料与方法:1、本实验收集我院1995年10月至2013年3月间经手术切除诊断为肺高-中分化腺癌和细支气管肺泡癌的病例309例;以及近两年内446例同时检测ALK和EGFR基因突变的病例进行分析。以2011年IASLC/ATS/ERS肺腺癌新分类标准重新进行组织学亚型分类。探讨临床、病理及影像学因素与肿瘤预后的关系,以及上述两种基因重排及突变情况。2、应用RT-PCR法和直接DNA测序法检出肿瘤组织内EML4-ALK融合基因和EGFR基因突变情况。3、最后运用统计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随访的309例患者中,女性为162例,男性为147例,男女比例为9.1:10。患者年龄27-84岁,平均年龄为60.4岁。不吸烟患者为244(79%)人,吸烟者65(21%)人。TNM分期Ⅰ期254例,占样本的82.2%。死亡35例,继续生存者为262例。AIS共计20例;MIA为69例;LPA为77例;腺泡型腺癌为78例;乳头型30例,微乳头型1例;浸润性粘液腺癌20例;实性伴粘液形成的腺癌有12例,肠型及胶样癌各1例。21例患者出现区域淋巴结转移。肺膜受累为39例,壁层胸膜受累有2例。统计结果显示性别、年龄、吸烟史、发病部位、淋巴结转移、TNM分期等因素与肿瘤预后无关。而肿瘤的大小、肺膜受累、影像学改变及组织学亚型成为肿瘤预后的危险因素。2、对149例影像学资料进行整理,其中表现为纯磨玻璃影的病例有76例;表现为实性结节影的为73例。纯磨玻璃影中AIS8例,MIA26例,LPA29例,腺泡型腺癌10例,微乳头型腺癌2例及实性为主腺癌1例。在实性结节影病例中腺泡型腺癌38例,LPA12例,实性为主型8例,乳头型4例,浸润性粘液腺癌11例,肠型1例,未见浸润前病变存在。3、对446例肺腺癌行ALK和EGFR基因突变检测。男性患者为267例,女性患者为179例,男女之比为3:2;平均年龄为56.1岁。EML4-ALK融合基因检测中,共检测出38例存在基因重排,检出率为8.5%。统计结果显示:年龄因素、吸烟状况和组织学亚型与EML4-ALK融合基因重排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EGFR阴性的患者EML4-ALK融合基因检出率显著提高达到14.1%。手动免疫组化法与PCR法比对结果显示其敏感度为86.7%;特异度为87%,假阳性率为12.7%,假阴性率为15.4%。免疫组化染色法3+及阴性病例与PCR法比对,阳性率为90%,阴性率为100%。4、446例样本中EGFR突变共有195例,突变率为43.7%。突变主要高发在21号外显子的点突变和19号外显子的的缺失突变。占全部的93.2%。其中性别、吸烟情况及肿瘤大小这三种因素与EGFR基因突变检验结果显示:P值均小于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而年龄因素、组织学亚型、淋巴结转移和肺膜受累因素分析中,P值均大于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另外,446例样本同时行ALK和EGFR基因突变的检测,检测出3例既有ALK融合基因的存在,同时有EGFR基因突变的现象。这3例组织学亚型均为腺泡型腺癌,其中两例检测到19号外显子的缺失突变;另外一例检出20号外显子的插入突变。结论:1、肿瘤大小、肺膜受累、影像学改变及组织学亚型是肺癌预后相关的危险因素;而性别、年龄、吸烟史、发病部位、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等不能作为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肺腺癌新分类各种组织学亚型的区分与预后紧密相关,其中原位腺癌和微浸润性腺癌5年生存率均达到100%;LPA也是一个预后较好的类型。2、影像学表现为实性结节代表了肺癌进展期。影像学表现为pGGO,而组织学为浸润前病变的肿瘤大小以0.5-1.5cm为多见,未见超过2cm的病例。pGGO组与实性结节组间所包括的组织学亚型存在显著差异3、肺腺癌EGFR检测突变率为43.7%。女性、不吸烟、肿瘤小于3cm的患者检出率更高。而年龄、肺膜受累、淋巴结转移等均未发现与EGFR基因突变相关。4、肺腺癌EML4-ALK融合基因突变的检出率为8.5%。EGFR未突变的病例EML4-ALK融合基因检出率显著提高,达到14.1%。年轻患者、不吸烟者;组织学上为浸润性粘液腺癌、实性为主伴粘液形成腺癌以及微乳头状型腺癌检出率高。免疫组化ALK染色为阴性和阳性为3+的结果较为可靠的,因此,免疫组化可以作为筛选EML4-ALK融合基因突变检测的首选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