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旨在论证检验检疫机构改革、实现政府职能转变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以上海出入境检验检疫为例提出面临改革发展新形势下的检验检疫职能转变的一些想法和思路。本文介绍了上海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业务概况,详细描述了上海出入境检验检疫的发展历程和职能变迁,分析了检验检疫职能在各个阶段为不断适应新形势挑战而取得的进展和受历史条件限制带来的不可避免的缺陷,特别是当前面临外贸增长所表现的种种体制弊端。详细总结了国外发达国家,尤其是中国主要贸易伙伴(美国、欧盟、澳大利亚和日本)的出入境检验检疫现状、优势以及所采取的技术性贸易措施等。既通过纵向对过去相关历史更多更深刻的了解,又通过横向比较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检验检疫机构职能,继承历史财富,借鉴国外经验。作为技术执法的检验检疫机构,实验室的检测结果是当前体制下检验检疫机构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重要依据。通过比较检验检疫实验室和国外检测机构的异同,着重分析目前检验检疫关于实验室功能定位存在的体制上弊端,提出实验室体制改革的思路,即发展我国检验检疫实验室的三元化结构:研究性质的归口国家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公益性质的归口各口岸分项目的国家重点实验室;进出口产品的日常实验室检测项目采用开放检测市场,以公共服务外包形式交由经资质认可的社会性质的检测机构和大学检测中心承担。保留的政府实验室应该着重国外舆情收集、分析和研究,加快检测标准和检测方法的体系建设,增强涉及国家经济安全的重点检测技术的储备,有效破解国外的技术性贸易壁垒,根据国家经济发展的需要,合理运用SPS协议,研究制定对外的技术性贸易措施。通过分析在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过程中检验检疫机构面临的挑战,即开展检验检疫制度创新和现行相关法律法规所存在的不匹配问题,研究上海检验检疫局在自贸区建设中的政策突破和制度创新的可行性。以DHL北亚枢纽为例,提出具体简政放权,优化检验检疫流程,减少环节的方案。提出在自贸区统一建设上海进出境货物集申报(报检、报关)、检疫和查验、放行功能三位一体的电子数据平台,推进电子政务建设,制定检验检疫行政审批的负面清单,整合海关和检验检疫的现场查验场所,进一步简化货物通关流程,优化通关环境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