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海洋资源是一个国家和沿海地区海洋经济运行的关键要素之一。随着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海洋经济规模的持续扩大以及海洋开发的不断深入,传统粗放型的海洋经济增长方式使得海洋资源消耗量长期处于高位增长态势,由此而产生了一系列与海洋资源可持续发展有关的问题。在这种巨大的资源压力下,提高海洋资源利用效率、降低海洋资源强度(是表征海洋资源利用效率的重要指标)尤为重要。《中国海洋发展报告(2014)》表示要着力推动海洋经济向质量效益型转变,并强调海洋经济发展的核心应是进一步提高海洋资源利用效率。但是由于我国沿海各省区海洋资源禀赋差异显著,各省区之间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和需求结构不同,导致海洋资源强度存在明显差异。因此,研究我国海洋资源强度的变化趋势、影响因素及收敛性,对于促进海洋经济发展、制定基于可持续发展的海洋资源管理政策具有明确的指导意义。本文基于海洋资源强度内涵,对1996—2015年我国沿海11省区(不包括港澳台)的海洋资源强度进行测度,并分析其变化趋势;在此基础上,基于GMM模型探讨我国海洋资源强度的主要影响因素,并基于经济增长收敛理论,采用σ收敛、随机收敛、绝对β收敛和条件β收敛模型对我国沿海各省区海洋资源强度的收敛性进行实证检验;最后,结合实证检验结果,提出了一些有关海洋资源管理的政策建议,主要结论如下:(1)1996—2015年间海洋资源强度总体呈明显下降趋势,由2.609下降到0.333,且还有一定的下降空间;沿海11省区的海洋资源强度均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并且早期海洋资源强度较高省区的下降空间也相对较大;沿海各省区间的海洋资源强度差异显著,可划分为低强度、中等强度和高强度三种类型。其中,上海、福建、辽宁和广东始终属于低强度型,江苏、广西和海南始终属于中等强度和低强度型,山东始终属于中等强度型,浙江经历了由低强度型、高强度型变化到中等强度型的过程,天津、河北始终属于高强度型和中等强度型。(2)基于GMM模型的海洋资源强度影响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在1996—2015年间,海洋经济发展水平、海洋产业结构和科技水平对海洋资源强度降低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物质资本投入水平对海洋资源强度降低有显著的负向影响,而对外开放程度没有通过模型检验,对海洋资源强度影响不显著。因此,制定海洋资源管理政策时必须考虑通过多种途径来降低海洋资源强度。(3)基于收敛模型的海洋资源强度收敛性检验结果显示:在1996—2015年间,我国海洋资源强度存在σ收敛和绝对β收敛,收敛速度为0.14%,说明我国海洋资源强度较高的省区存在向海洋资源强度较低的省区追赶的趋势,即形成“追赶效应”,沿海省区之间的海洋资源强度差异正在逐步变小,但由于收敛速度较小,这种差异在短期内难以消除;70%以上的沿海省区海洋资源强度受到冲击所产生的影响是持续的,因此不存在全局性的随机收敛;同时也不存在条件β收敛,说明我国沿海各省区的海洋资源强度最终不会收敛于自身的稳态水平。因此,有必要进行相关政策干预,以缩小各省区间的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