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清真寺在穆斯林的生活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和不可替代的地位,它既是伊斯兰教的核心符号和重要场域,也是穆斯林正确认知和实践伊斯兰教法,寻求心灵慰藉、塑造生活模式、构建价值体系的精神家园。当下的中国社会,除了穆斯林外,很多人对清真寺并不了解,容易对清真寺产生误解。另外,部分穆斯林或是清真寺的阿訇对清真寺的功能定位和宗教实践也有不同的认识。在遵守中国法律,奉行爱国爱教宗旨的前提下,普通的清真寺如何将规则和教化正确地融入伊斯兰教的宗教活动和日常生活中,这是中国穆斯林社会正在探讨和实践的问题,也是我国政府在宗教管理活动中所关注的问题。有鉴于此,本文以当代城市中的清真寺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笔者在昆明市顺城清真寺和南城清真寺收集的田野调查材料,展示了在清真寺的宗教活动和社会活动中,国家法律、宗教规则以及自治寺规如何和谐地共同约束清真寺和穆斯林的行为,并着重对清真寺的功能定位和宗教实践参与社会主义建设的途径进行了探讨。本文认为,践行爱国爱教宗旨的清真寺通过正确宣讲和实践教法的活动,形塑穆斯林群体的宗教规则意识、规范个体行为、参与社会控制、维护社会秩序,实现对穆斯林个体和社会的教化功能,帮助穆斯林正确认知和自觉遵守国家法律、宗教教律、社会道德、民间规范等各类社会规则,才能为穆斯林社会与世俗社会搭建起了相互联系和理解的桥梁。在宗教极端主义蔓延的形势日益严峻的情况下,强调清真寺必须在教法宣讲和实践中坚持教法的正确性,不仅可以与宗教极端主义划清界限,为清真寺正名,以引导社会对伊斯兰教的理性认知;也可以为清真寺在新形势下的生存和发展提供正确的方向。本文除导论和结论外,正文共有五章。第一章“伊斯兰教法与清真寺的建筑”以清真寺的建筑结构入手,从象征人类学的角度,论述了清真寺建筑结构的象征意义,旨在说明清真寺是伊斯兰教的核心象征符号,其建筑结构严格遵守着伊斯兰教法的原则性规定。尽管清真寺的建筑风格不尽相同,但建筑整体都蕴含着“认主独一”的伊斯兰教信仰内核,是权威与圣洁、敬畏与顺从、和平与团结的象征。此外,清真寺的内部结构不仅具有深刻的象征意义,也体现出对伊斯兰教法的回应与遵从。第二章“清真寺的掌教制度和阿訇”围绕清真寺内的核心人物——阿訇展开论述。在清真寺的组织结构中,掌教制度和阿訇是实现清真寺基础性功能的基础。清真寺中的掌教制度和选聘制度为阿訇在清真寺内发挥职能,开展宗教教务提供了制度性的保障。作为宗教精英,阿訇不仅是替圣传道的中坚力量,也是穆斯林所依赖的宗教权威,在带领穆斯林群众正确进行宗教实践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主导作用,并且拥有教化社会成员的权力,是清真寺实现教化功能的重要力量。第三章“作为半自治社会领域的清真寺”主要关注清真寺与社会的相互关系。城市中的清真寺是社会中的一个特殊结构,也是一个半自治的社会领域,它与社会母体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清真寺是置身于复杂社会中的一个相对独立的小型社会,却又与社会之间有着频繁的互动;在清真寺的内部有一套相对完善的内部规则和运行机制,却也时时受到外部力量的约束和导控。清真寺的半自治性为它的日常运作提供了运行逻辑,也为国家内部管理的多样性提供了一个良好的范本。第四章“以传播伊斯兰教法为神圣义务的清真寺”和第五章“引导穆斯林群众正确实践教法的清真寺”主要围绕清真寺的教法宣讲和教法实践展开讨论。正确宣讲教法以及引导穆斯林群众正确实践教法,既是清真寺的基本职能,也是核心使命,是当代城市清真寺发挥积极作用,实现对穆斯林的正确引导的重要环节。清真寺通过“呼图白”、“卧尔兹”等教法宣讲形式,运用选择性借用、重新解释等方法对教法进行正确的现代性释义,在引导穆斯林群众树立正确的信仰观念的同时也为穆斯林群众正确实践教法提供了理论指导。同时,清真寺在正确宣讲教法的过程中,在社会中塑造和培养了一种群体性的规则意识,这种意识为穆斯林的行为提供了逻辑意义,也成为了穆斯林群体寻求认同的心理结构,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地方性”法文化的生成。清真寺是伊斯兰教的核心宗教场域,也是引导穆斯林群众正确实践教法最重要的指导和示范阵地,这种指导和示范作用不仅通过清真寺内举行的宗教仪式得以实现,也体现在清真寺进行的社会活动中。在穆斯林正确实践教法的道路上,清真寺扮演着引领者、开拓者和维护者的角色,也为穆斯林建构身份认同提供了有效载体和重要情境。结论部分对全文的主要观点进行了总结,并对清真寺在发展中面临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对策性建议。清真寺作为依法设立的宗教组织和宗教活动场所,它的基本功能体现在宗教和社会两个方面。在清真寺的宗教活动中,保证教法宣讲和教法实践的正确性,是清真寺合法性的基础。从中国伊斯兰教协会宗旨的要求看,城市清真寺在功能的发挥上还存在一些不足,应该加强清真寺与社会之间的联系和互动;健全和完善清真寺民主管理机制,规范清真寺的日常运作;重视阿訇个人综合素质的培养和提升;创新正确宣讲教法和实践教法形式和内容,增强宗教与社会的适应性;积极拓展宗教实践的社会空间,利用自身在动员、凝聚和引导穆斯林方面的天然优势,为社会发展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