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行政伦理的价值取向

来源 :同济大学哲学与社会学系 同济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fqwy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所谓行政伦理,是指行政管理组织和其成员在公共行政管理活动中所形成的 善恶观念、价值取向、价值判断标准及其感情表达方式、行为规范和行为习惯的 总和。而行政伦理的价值取向是指某一社会形态在特殊历史时期行政实践中所体 现和实现的价值基础和价值规范。本文主要注重探讨行政伦理价值取向问题。“当 代”主要界定为改革开放以后的中国现时代,”价值取向问题”主要研究和探讨当 代中国行政伦理的价值基础和在此基础上产生的伦理规范原则。 当代中国行政伦理的价值基础是以人为本、行政为民。以人为本之于行政, 就是要求从事公共行政的组织和个人在做决策、执行和事后监督管理全过程要始 终把尊重行政的全体对象的个人尊严与价值,并且把能否做到这一点作为行政善 恶的根本标准。行政为民是指行政组织及其人员在行政决策、行政实施与行政监 督等具体环节要始终把人民的根本利益放在首位。 当代中国行政伦理的主要价值规范:责任是当代中国行政伦理的首要价值规 范;诚信是当代中国行政伦理的重要的价值规范;服务是当代中国行政伦理的特 色价值规范;廉政和勤政是当代中国行政伦理价值取向的必要原则;公平正义原 则是当代中国行政伦理价值取向的优先原则。 关键词:行政伦理 以人为本 价值规范
其他文献
李元阳是明代中后期云南大理地区的著名白族学者,他在云南思想文化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对于他的生平事迹、学术及社会思想,近人已多有研究。其中,就有关于他的心性说的专门
“自在之物”在康德哲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作为康德哲学的许多论点的基础,贯穿于整个康德哲学的始终。它是康德哲学认识论的归宿,又是通向伦理学的门户。只有读懂“自
远程教育的发展离不开技术媒体的支撑。由于以计算机通信技术为主的现代信息技术的充分应用,现代远程教育被赋予了新的生机和活力,显示出巨大的优势,表现出强大的交互功能,提供了
自20世纪80年代早期以来,知识论领域的争论此起彼伏。柏拉图提出的,后来被不断研究、讨论和批判的知识论,尤其是其中的基础主义确证观遭到了强烈的攻击。事实上,虽然反对派各
社会制度的根本价值在于正义。正义是人类社会具有永恒价值的基本理念和行为准则,是人类永远的追寻方向。它既与一定的社会基本制度相关联,同时以此为基准,规定着社会成员具体的
毛泽东的文化观,在毛泽东思想体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同时,毛泽东文化观,作为建构和发展中国新文化实践的理论概括,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因此,它不仅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丰富和
在知识经济时代大背景下,知识管理是组织管理的重要方式。如何卓有成效地进行知识管理已经成为现代组织生存与发展必须面对的问题。 尽管知识管理经过多年的实践和研究,但
现代消费是超越人们生理之上,满足基本生物需要以外的某种欲求的消费,是出于各种目的需要对象征物进行操纵的行为。现代消费不仅仅是经济学意义上的消费者追求个人效用最大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