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豫西黑猪是经过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审定通过的肉脂兼用型地方猪品种,具有耐粗饲、遗传性状稳定、肉质优良等特性。为了深入研究豫西黑猪肉质特性的构成实质及其分子遗传机制,本文探讨了豫西黑猪背最长肌营养成分及肉质性状在不同体重阶段的变化规律,比较分析了豫西黑猪和杜洛克猪背最长肌在120 kg时的肉质性状,研究了肌内脂肪沉积相关基因在豫西黑猪背最长肌组织中的发育性表达规律。探究了豫西黑猪肌内脂肪沉积相关基
【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U1804118); 河南省高校青年骨干教师培养计划项目(2018GGJS052);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豫西黑猪是经过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审定通过的肉脂兼用型地方猪品种,具有耐粗饲、遗传性状稳定、肉质优良等特性。为了深入研究豫西黑猪肉质特性的构成实质及其分子遗传机制,本文探讨了豫西黑猪背最长肌营养成分及肉质性状在不同体重阶段的变化规律,比较分析了豫西黑猪和杜洛克猪背最长肌在120 kg时的肉质性状,研究了肌内脂肪沉积相关基因在豫西黑猪背最长肌组织中的发育性表达规律。探究了豫西黑猪肌内脂肪沉积相关基因的多态性及其与肌内脂肪含量的相关性。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为了探讨豫西黑猪营养成分及肉质性状在不同体重阶段的变化规律,试验随机选取豫西黑猪平均体重约为60 kg、75 kg、90 kg、105 kg、120 kg时进行屠宰,每组体重5头,共25头,每组随机选取3头进行屠宰,共屠宰15头。结果表明:豫西黑猪在体重达到120 kg之前,随着屠宰活重的增加,背最长肌眼肌面积、背膘厚、脂肪率、熟肉率、肌内脂肪含量、肉色、剪切力、脂滴数目和脂滴直径随之增加。其中肌内脂肪含量和眼肌面积在90 kg、105 kg、120 kg均显著高于60 kg、75 kg(P<0.05),背膘厚在90 kg、105 kg、120 kg时均显著高于60 kg(P<0.05),熟肉率、脂滴直径和脂滴数目在75 kg、90 kg、105 kg、120kg时均显著高于60 kg(P<0.05)。氨基酸种类丰富,缬氨酸和异亮氨酸含量在120 kg时显著高于105 kg(P<0.05)。2.为了探讨豫西黑猪和杜洛克猪背最长肌在120 kg时的肉质性状,随机选取“豫西黑猪”和杜洛克猪各3头,取背最长肌进行肉质测定分析。结果表明:豫西黑猪背最长肌中肌内脂肪含量显著高于杜洛克猪(P<0.05),剪切力值显著低于杜洛克猪(P<0.05)。豫西黑猪和杜洛克猪背最长肌pH和pH24均在正常范围之内,但豫西黑猪pH24显著低于杜洛克猪(P<0.05)。不饱和脂肪酸中棕榈油酸、鲜味氨基酸中的酪氨酸、呈味氨基酸中脯氨酸显著高于杜洛克猪(P<0.05)。3.为了探讨肌内脂肪沉积相关基因在豫西黑猪背最长肌组织中的发育性表达规律,试验采集了豫西黑猪平均体重约为60 kg、75 kg、90 kg、105 kg、120 kg时不同体重阶段的背最长肌样品进行测定。结果表明:MDH、PPARa、RETN、FABP4和LPL基因在豫西黑猪背最长肌中均能检测到mRNA表达,随体重的增加,PPARa基因mRNA的表达量在75 kg、90 kg、105 kg、120 kg均显著高于60 kg(P<0.05)。FABP4基因mRNA的表达量在75 kg、90 kg、105 kg显著高于120 kg(P<0.05)。LPL基因mRNA的表达量在75 kg显著高于60 kg(P<0.05)。4.为了探讨豫西黑猪肌内脂肪沉积相关基因的多态性及其与肌内脂肪含量的相关性,试验挑选21头豫西黑猪个体,屠宰后取背最长肌样品。结果表明:RETN Intron-1、RETN Intron-2、RETN Exon、FATP1 5’UTR、PNPLA2 Exon-2在豫西黑猪中存在SNP位点多态性。FATP1 5’UTR突变位点的等位基因C能增加肌内脂肪含量,且CC型个体与TT型、CT型个体肌内脂肪含量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CC基因型具有脂肪沉积效应,能促进猪的脂肪沉积。
其他文献
为了研究饲料中添加不同含量的硒(Se)对黄河鲤幼鱼的影响,本试验选取240尾初体重(17.21±1.73)g,初体长(11.11±0.46)cm的健康黄河鲤幼鱼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4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20尾鱼,分别在饲料中添加0(对照组),0.25 mg/kg,0.50 mg/kg,1.00 mg/kg的亚硒酸钠。试验用鱼用基础饲料饲喂驯养一周后,开始八周的正式试验。试验结束后,测定黄河鲤
目的:真菌毒素(Mycotoxins)是由多种真菌在自然界中产生的高度多样化的次生代谢物,常造成谷物饲料等食物污染,严重威胁着人类和畜禽的健康。其中,赭曲霉毒素A(Ochratoxin A,OTA)分布十分广泛,是真菌毒素家族中危害性仅次于黄曲霉毒素的重要一员,也被归为三大类肠致病性霉菌毒素之一。当机体摄入OTA污染的食物后,OTA会在机体内不断蓄积,且很难随新陈代谢排出体外,对人类和动物健康造成
淀粉是蛋鸡能量的主要来源,而淀粉的消化利用依靠机体淀粉酶的分泌。蛋鸡处于产蛋后期时,由于消化道内源淀粉酶分泌量不足且活性较低,仅依靠蛋鸡内源淀粉酶已不能充分利用日粮中的淀粉。葡萄糖淀粉酶作为一种高效、绿色环保的酶制剂,可以有效提高日粮淀粉的吸收效率。本试验旨在研究日粮添加葡萄糖淀粉酶对产蛋后期蛋鸡生产性能、蛋品质、血清生化指标和肠道形态的影响,为葡萄糖淀粉酶在蛋鸡养殖中的使用提供理论依据。具体实验
肝脏是机体最大的实质性消化器官,具有储存糖原,分泌胆汁和解毒等作用。胆汁由肝细胞合成,通过肝肠循环途径作用于小肠内容物,并在回肠完成重吸收。小肠作为大部分微量元素的吸收位点,其屏障功能在抵御外界病原体入侵肝脏中起重要作用。研究证实,反刍兽对微量元素钼(Molybudenum)的刺激十分敏感,家畜钼中毒可引起严重的持续性腹泻、骨骼和关节发育异常、背毛褪色、食欲不振、贫血、消瘦、生长迟缓和繁殖障碍等。
目前,关于青贮添加剂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乳酸菌制剂、纤维素酶制剂等青贮添加剂上。不同添加剂具有不同的效果。如何筛选出最适的添加剂,让其发挥互作效应,进而改善青贮的品质。因此本试验以全株玉米为研究对象,探讨菌制剂、酶制剂和菌酶联合制剂对全株玉米青贮品质的影响,为菌酶联合制剂的研发提供数据支撑。1.乳酸菌制剂对全株玉米青贮品质的影响本试验旨在研究乳酸菌制剂对全株玉米青贮品质的影响。试验设3个处理组,对照组
网络渗透、舆论引导和认知干预已经成为新型战时宣传的重要目标,以社交机器人为代表的“算法武器”正推动着当代舆论战范式的转型。论文基于LDA主题建模分析,探讨俄乌冲突中双方“机器部队”的主题介入、战术部署与舆论交锋。并结合时间序列关系和滞后分析,进一步探究在战时宣传从“地缘政治时代”走向“技术政治时代”的背景下,由社交机器人驱动的信息迷雾将对战时宣传产生何种影响。研究发现,在俄乌冲突的在线舆论战场中,
氮素和水分是水稻生长发育的两大重要因素,合理的灌溉方式及氮肥管理有利于水稻高产高效,较多的研究集中于土壤水分胁迫或氮肥形态对水稻光合作用、水分利用、氮代谢、产量及品质调控的影响,关于两者耦合对水稻土壤特性、籽粒灌浆过程及其与品质形成的关系研究较少。本研究以徐稻3号为材料进行土培试验,设置浅水层灌溉(保持2~3 cm浅水层)、轻度干湿交替灌溉(-20 k Pa)和重度干湿交替灌溉(-40 k Pa)
鸡马立克病(Marek’s disease,MD)是由鸡马立克病病毒(Marek’s disease virus,MDV)引起家禽的免疫抑制及T淋巴细胞瘤为特点的肿瘤性疾病。近些年来,MDV的毒力仍在进一步增强或变异,部分新的流行毒株已突破现有MD商品疫苗的免疫保护,使全球养禽业面临巨大疫情风险。因此,在生产一线和兽医临床上尽早对相关疑似病例进行快速准确的鉴别诊断,具有重大的经济和社会意义。为了快
为了明确干旱胁迫下小麦灌浆期午后旗叶高光合速率的机制,2018-2019、2019-2020和2020-2021年度,在防雨棚池栽条件下,以强抗旱性品种晋麦47(JM47)和弱抗旱性品种偃展4110(YZ4110)为材料,采取测墒补灌的方法设置重度干旱(W1:播前65%MFC(最大田间持水量)+拔节后45%-55%MFC)、中度干旱(W2:播前75%MFC+拔节后55%-65%MFC)、轻度干旱(
猪链球菌(Streptococcus suis,S.suis)可引发急性或慢性感染,造成严重疾病,给全球各地养猪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在猪链球菌感染过程中,可以形成生物被膜。猪链球菌LuxS/AI-2群体感应系统(Quorum sensing,QS)可以调控细菌生物被膜形成,并使耐药性改变,并导致持续性感染。因此寻找安全理想的LuxS/AI-2群体感应系统及生物被膜抑制剂已变得十分迫切。新型抗菌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