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心肌梗塞(MI)死亡率迄今仍然居高不下,心肌梗塞后的左室重构对心功能有重要影响。梗塞心肌发生修复性纤维化,坏死细胞逐渐吸收,最终由疤痕组织所取代。心脏左室重构包括梗塞面积扩大、心室扩张以及心室壁变薄。心肌纤维化就是心肌梗塞心室重构的主要变化,这一过程是心肌梗塞后机体作出的应激反应,因为这样能够维持心脏的结构完整,并可以防止室壁的破裂。另一方面,心脏功能取决于残存心肌组织的重构,这种重构包括心肌细胞的肥大和非心肌细胞的增生,从而导致非梗塞区发生间质纤维化。而心肌纤维化又提高了心肌的硬度、进一步促进心律失常的发生和阻碍心脏射血。心肌纤维化又可以发展成为慢性心力衰竭,所以近些年来已经得到广泛的研究。 尽管有研究认为梗塞心肌中存在一些可以有限增生的内源性心肌细胞,但是这些增生并不能弥补大量梗塞的心肌。另外,外科及介入治疗可以使缺血心肌重新获得血液供应,从而治疗心绞痛、降低心肌梗塞的风险,并能改善心脏功能,但是却不能修复坏死的心肌,因此有必要研究出一种新的治疗方法。近些年来细胞移植已经成为一种较为新颖的方法而用于心肌细胞再生。研究表明,在动物心肌梗塞模型中,骨髓干细胞移植可以再生出功能性心肌,并且可以提高心脏功能。这些细胞还有一定弹性,对巩固梗塞区和预防心室变薄、心室扩张以及充血性心力衰竭发挥重要作用。 本实验采用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直接注入实验性大鼠心肌梗塞心肌内,观察其对心肌纤维化的影响。通过检测细胞外基质蛋白质和基因水平,包括Ⅰ型胶原、Ⅲ型胶原、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和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TIMP-1),研究胶原的合成与降解过程。另外,众所周知,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是纤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