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习语是语言的结晶,每种具有悠久历史的语言都蕴含着丰富的习语。英语和汉语中的习语丰富多彩。一般来说,本族语言使用者比外语学习者更熟悉习语,这是因为习语往往承载着深刻的文化内涵。著名语言学家莱考夫的《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一书发表以来,人们对隐喻的关注与日倍增。本文尝试运用概念隐喻理论研究习语,以英汉习语为语料,用概念隐喻对其进行对比分析,寻找出相似点和不同点,进而探索这些相似点和不同点背后的原因。习语是语言中的特例。习语往往反映人们居住的自然环境,生活习惯和风俗传统,宗教信仰以及历史背景,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民族特色。习语是语言中较为复杂的成分,正是这种复杂性吸引了许多学者进行各种各样的研究。由于习语的复杂性,人们对习语的看法可谓莫衷一是。传统上,人们从纯语言的角度观察习语,习语具有一定的语法属性和特殊意义的词汇类型,兼备模糊、不可分割、不可分析的特性。这种传统的观点无法解释习语在句法和意义上的灵活性,忽视了习语和概念系统的联系。而认知语言学家认为,习语是概念性的;语言不仅仅是获得认知途径和语言的意义,而是事件在人们认知心理上的反映。对概念隐喻理论主要从结构隐喻、方位隐喻和实体隐喻三方面进行论述,我们发现英汉习语之间有许多相似之处,当然差异也是显而易见的。通过对比,我们可以从新的视角来分析、研究、学习习语。英汉两种语言在认知理据,哲学依据,文化根源上的异同是语言认知特别是习语认知的重要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