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当代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各国通过其文化和意识形态的独特性来保持其国际地位,这使得各国间“文化软实力”的博弈变得日益凸显。文化负载词作为凸显“文化软实力”的一个重要载体,通常是以特定的文化词语形式出现的。由于这些词语一般都含有许多重要的文化信息,而这些信息在翻译过程中是否得到有效传递对于我们正确地传播以及全面地了解一种文化至关重要。因此从一定程度上来说,汉语文化负载词的最大化翻译对确立中国文化在世界文化中的地位有着重要意义。然而,文化负载词的翻译向来被视为翻译中的一个棘手问题,这主要是由于东西方语言和文化在客观上存在的巨大差异,使得它在具体的外译中造成了很多损失,比如文化内涵的损失。众所周知,原语的音、形、意,完整无损地译入目的语是不可能的,翻译过程中必然会造成各种损失。那我们该如何看待并翻译这些文化负载词呢?作者认为可以通过巴赫金的对话理论来论证文化负载词翻译的对话性及必要性,以减少文化负载词在翻译中的损失。
对话理论,是巴赫金思想的核心,它为人们理解翻译现象提供了一个新的研究视角——翻译的多重对话性。从宏观角度来看,作者认为翻译可视为原语和目的语的一场文化大对话,而对话就意味着翻译不是“独白”而是至少要听到“两个声音”,甚至是“杂声”。从微观角度来看,翻译可视为原语作者、译者、读者之间的对话。
因此,本文运用巴赫金的对话理论,结合具体例子,即辜氏《论语》英译本中文化负载词的诠释和翻译来探讨全球化背景下文化负载词的理解和翻译问题。文章首先概述了文化负载词的翻译现状以及在翻译中存在的文化损失,接着引出对话理论,论证了文化负载词翻译的对话性和必要性,紧接着以辜鸿铭的《论语》英译本中的文化负载词为例,依据奈达对文化的分类,从地域,物质,社会,宗教和语言五个方面对辜氏译本中的文化负载词的诠释及存在的文化损失现象进行个案分析。最后,作者提倡用一种具体的翻译策略,即:阿皮亚的厚重翻译法对文化负载词在翻译中存在的文化损失进行一定程度的补偿。
随着全球化步伐的加快,很多独一无二的文化面临着更多挑战,尊重文化差异,唤起全球人们对原语文化内涵的尊重,才是我们现在所应有的态度。而翻译的对话性从某种程度上说,可以达到尊重弱小文化,维护文化多样性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