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校档案工作是推动高校全面发展的基础性工作,然而,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化教育到大众化教育的转型,高校档案工作也变得愈加纷繁复杂。特别是在一些尚未建立档案馆的高校,人数极少的综合档案室专职人员,不仅要挑起档案工作的重担,负荷愈来愈重的同时,还得为学校办公室工作补台,容易感觉工作力不从心,疲于应付事务性工作而无暇顾及个人职业发展。于是,很多档案工作的领导们感到游离于核心领导层之外的“边缘角落”,很多长期战斗在档案工作一线的老同志们对繁琐无尽的工作感到“倦怠厌烦”,很多刚入档案工作队伍的职场新人们则感到“前途茫然”而守着机会转行跳槽,毋庸置疑,这些都不利于他们所在的高校的整体发展,从长远来看也影响着我国档案事业的发展。但是,目前对于高校档案管理人员这一群体的职业发展研究不多且只停留在表层,对于高校档案管理人员工作状态的研究也缺乏系统的实证研究。本研究在分析文献的基础上自编调查问卷和访谈提纲,主要对工作状态和职业发展两个维度进行探讨,分别选取“身心健康、人际关系、组织氛围、制度保障、考核评价、职业认同”和“择业动机、职业成长、职业素养、专业自学、在职教育、未来前景”各六个子系统来反映客观情况。通过上海23所高校的调查,发现当下高校综合档案室专职人员的工作状态和职业发展状况不容乐观,同时,低职业认同的工作让高校综合档案室专职人员忽视了职业发展,重荷下的工作让他们无暇顾及职业发展,“失范”的管理境况又让他们的职业发展受限。在笔者看来,导致这些问题的成因主要源于工作岗位、各方管理和人员自身三方面。为了提高高校综合档案室专职人员的生命质量,本文从社会、管理和个体三个层面提出相应改善其工作状态和职业发展的对策。以社会层面来说,要加大宣传力度,提高档案工作的社会认可度;要加深关心程度,建立档案工作的社会支持;要加强培训广度,打造档案工作的终生教育体系。就管理层面而言,要转变管理理念,营造以人为本的组织工作氛围;要改革管理体制,形成促进档案人员职业发展的良性机制;要完善管理方式,充分满足档案人员的需求以激发其潜能。从个体层面来讲,要转变职业意识,对自己的档案生涯进行职业管理;要抓紧自我进修,全面提升自身综合素质:要丰富业余生活,培养健康的工作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