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首先以两个不同产地与采收期的20个竹叶花椒籽样品为原料,对主要理化指标千粒重、纯仁率、水分及挥发物、灰分、蛋白质、粗脂肪含量以及脂肪酸种类和含量的变化进行研究;然后针对竹叶花椒籽的压榨榨油工艺及所得压榨油进行水化混合脱胶、碱法脱酸、混合吸附脱色工艺进行研究,主要内容及结论如下:1、比较两个不同产地(绵阳市三台县、雅安市凤鸣乡)及采收期的竹叶花椒籽的千粒重、纯仁率、水分及挥发物、灰分、粗蛋白、粗脂肪含量以及脂肪酸组成,在采收的两个产地不同采收期的20批样品中,两个产地的竹叶花椒籽的纯仁率在整个采收期间均持续增长;另外,两个产地的样品的水分及挥发物含量均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两个产地的样品灰分含量随着生长期延长均呈上升趋势,绵阳三台样品的灰分含量在7月趋于平稳达到6.65%,而雅安凤鸣样品则在8月15日以后趋于平稳达到6.59%;绵阳三台的竹叶花椒籽样品的千粒重、粗脂肪在整个采收期间持续升高,雅安凤鸣样品的千粒重以及粗脂肪含量均在8月份达到最高22.306 g并趋于平稳,在9月初的粗脂肪含量达到22.65%后增长速度放缓,趋于平稳;在两个产地样品所提油脂中的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均随着生长期延长先上升后下降,其中绵阳市三台县的竹叶花椒籽样品的含量最高的时期为7月1日到7月21日,相对含量在80%以上,雅安市凤鸣乡样品的含量最高的时期为7月,相对含量在63.42%-74.99%;两个产地样品所提油脂中的多不饱和脂肪酸也均呈先下降后上升趋势,绵阳市三台县的竹叶花椒籽样品含量最低的为7月1日的样品,相对含量为16.07%,雅安市凤鸣乡的样品中最低为7月11日的样品,相对含量为22.28%;总体来说,不饱和脂肪酸相对含量随着采收期延伸呈上升趋势,绵阳市三台县样品中最高为7月21日的99.34%,雅安市凤鸣乡的样品在7月中下旬以后达到最高在95%以上。2、针对压榨榨油的炒籽温度、炒籽时间、压榨温度三个因素设计三因素三水平的正交试验,优化结果为:炒籽温度为65℃,炒籽时间为25 min,压榨温度为100℃。在此条件下,竹叶花椒籽压榨得到的饼粕残油率最低(2.77%),过氧化值也比较低,而对酸价的影响不明显。但压榨得到的油杂质较多、磷脂、蜡质含量高,须要进一步精炼才能达到国家食用油规范。3、设计试验研究磷酸添加量、加水量、脱胶温度、反应时间这四个因素对竹叶花椒籽油的脱胶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说明,磷酸使用量为0.3%,加水量在4%-6%,脱胶温度30℃,反应时间为30 min时脱胶效果比较明显。根据以上试验结果,对磷酸添加量、加水量、脱胶温度、反应时间四个因素进行正交实验,对脱胶工艺进行优化,优化后的脱胶工艺的最佳参数为:磷酸使用量为0.25%,加水量为5%,脱胶温度为40℃,脱胶时间为20 min,在此脱胶条件下,脱胶率最好。4、设计单因素试验研究超碱量、氢氧化钠浓度、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对竹叶花椒籽油脱酸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脱酸效果较好时的条件为超碱量0.15%、氢氧化钠浓度为10%、反应温度为70℃以及反应时间为30 min;对超碱量、氢氧化钠浓度、反应时间和温度设计正交试验,正交试验得到的优化后的脱酸工艺为脱酸温度80℃,氢氧化钠浓度10%,超碱量0.15%,脱酸30 min。5、设计单因素试验研究混合脱色剂的比例、脱色剂添加量、脱色时间、脱色温度对竹叶花椒籽油脱色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混合脱色剂的脱色效果最好;脱色剂比例为1:10、脱色剂的总用量为4%、最佳脱色温度为100℃、脱色时长为20 min时脱色果最好。针对混合脱色剂比例、脱色剂总用量、脱色温度、脱色时间进行4因素3水平的正交试验,确定脱色最佳工艺参数组合为:脱色剂比例为1:8,脱色剂用量5%,脱色温度100℃,脱色20 min。在此条剂总添件下脱色效果好,脱色率最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