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葡萄色艳味美、营养丰富,深受消费者的喜爱,且葡萄适应性强,其栽培面积和总产量均位居各种果树前列,是世界性重要经济树种之一。近年来,陕西省葡萄产业发展迅速,尤其是关中平原地区通过温室栽培葡萄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但在生产管理过程中仍存在留果量过大、产量偏高、盲目修剪等问题,严重影响了葡萄的果实品质,制约了经济效益的增长。本试验于2016-2018年在陕西省杨凌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土保持研究所的温室内,以陕西省广泛种植的户太8号为材料,在往年初步试验结果的基础上设计梯度对照试验,研究不同夏剪强度和留果量对温室葡萄果实成熟期和品质的影响,以期为陕西省及西北地区优质鲜食葡萄的生产提供借鉴,提高葡萄的经济效益。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夏剪强度显著影响一次果与二次果的果实品质。在出现一、二次果的情况下,结果枝中长梢(第8,9节位)修剪所得一次果品质较好,但其对应二次果品质较差;结果枝短梢(第5节位)修剪所得二次果品质较好,但其对应的一次果品质较差。在禁止二次结实的情况下,结果枝长梢(第9,10节位)修剪的葡萄果实品质较好;在禁止一次结实,生产优质二次果的情况下,采用短梢(第4节位)和极短梢(第2节位)修剪得到的二次果品质较好。与一次果相比,二次果风味普遍较差,保健价值则普遍较高。2.夏剪强度明显改变果实的成熟期。在禁止二次结实、生产优质一次果的情况下,葡萄成熟期由于夏剪强度的增大而延迟;而在禁止一次结实、生产优质二次果的情况下,葡萄成熟期由于夏剪强度的增大而提前;在允许一、二次结实的情况下,二次果成熟期无明显规律,但一次果果实在短梢修剪下成熟较晚。3.留果量显著影响温室葡萄的果实品质。在优化田间管理技术的基础上,对六年生树龄,栽植密度约为1.7 m~2/株(约380株/666.7m~2)的葡萄植株来说,留果量为每株8和10穗果的情况下果实品质较高,但兼顾产量,建议每株留10穗果,既能保持较高的果实品质,也能保持一定的经济效益。对七年生树龄,栽植密度约为5.5 m~2/株(120株/666.7m~2)的葡萄植株来说,留果量为每株40穗果的情况下果实品质较高。4.留果量对温室葡萄果实成熟期有显著影响。低留果量处理下比高留果量处理下的葡萄成熟早。综上所述,夏剪强度和留果量都对温室葡萄果实的成熟期和品质产生显著影响。在二次结实的情况下,在第8、第9节位进行夏季修剪,即中长梢修剪所得到的一次果果实品质较优,成熟较早;在禁止二次结实时,长梢修剪(第9,10节位)的一次果品质较好,成熟较早;若想生产优质二次果,建议在保留一次果的情形下,采用短梢修剪,即第5节位进行夏季修剪;此外在无一次结实的情况下,短梢(第4节位)和极短梢(第2节位)修剪所得二次果品质较好,但对于主动抹除一次果只留二次果的应谨慎采用。六年生葡萄树体的留果量为每株10穗果为宜;七年生葡萄树体的留果量为每株40穗果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