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跟踪行为是指行为人通过对他人实施盯梢、尾随、贴靠等行为,以对被害人的人身自由形成一定的限制,导致其心理恐惧的行为。骚扰行为则是指行为人对他人反复实施的会对他人造成巨大心理负担,形成心里强制,危及他人人身、财产安全,影响正常生产生活的行为,具体包括电话骚扰、垃圾短信、微信以及其它骚扰形式。关于以跟踪骚扰方式催收债务的行为的刑法评价问题在理论界一直都是众说纷纭,而在实践中同案不同判的案例也比比皆是。直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跟踪行为是指行为人通过对他人实施盯梢、尾随、贴靠等行为,以对被害人的人身自由形成一定的限制,导致其心理恐惧的行为。骚扰行为则是指行为人对他人反复实施的会对他人造成巨大心理负担,形成心里强制,危及他人人身、财产安全,影响正常生产生活的行为,具体包括电话骚扰、垃圾短信、微信以及其它骚扰形式。关于以跟踪骚扰方式催收债务的行为的刑法评价问题在理论界一直都是众说纷纭,而在实践中同案不同判的案例也比比皆是。直到2020年《刑法修正案十一》增加了“催收非法债务罪”,以跟踪骚扰方式催收非法债务的行为方得到规制,但是以跟踪骚扰的方式催收合法债务行为该如何评价却并未得到解决。关于该行为的争议观点涉及无罪观点和有罪观点两个方面,而有罪观点又分别涉及非法拘禁罪和寻衅滋事罪。本文首先从跟踪行为以及骚扰行为的概念入手,对以跟踪的方式催收合法债务行为和以骚扰的方式催收合法债务行为所涉及的具体罪名各自依照其构成要件进行分析。本文通过对以跟踪方式催收合法债务的行为构成非法拘禁罪的合理性的分析和不构成犯罪合理性的分析,以骚扰的方式催收合法债务行为构成寻衅滋事罪的合理性分析,进而对以跟踪方式催收合法债务行为和以骚扰方式催收合法债务行为分别作出刑法评价。在以跟踪的方式催收合法债务的行为构成非法拘禁罪的合理性分析中,这里的跟踪方式本质上是一种跟随行为,如果将跟随行为解释为拘禁行为有类推解释之嫌,且跟随行为并不会侵犯他人的行动自由,所以该行为不可能构成非法拘禁罪。在以跟踪方式催收合法债务行为不构成犯罪的合理性分析中,虽然跟踪行为具有一定的社会危害性,但是该行为只是一种单纯的滋扰行为,刑法并未将其规定为犯罪,对于此类行为由行政法调整更为适宜,所以以跟踪方式催收合法债务的行为不构成犯罪。在以骚扰方式催收合法债务行为构成恐吓型寻衅滋事罪的合理性分析中,骚扰行为因为其所具有的能够导致他人产生恐惧心理的特征而当然能够认定该行为属于恐吓他人的行为。在客体方面,骚扰行为是否扰乱了社会公共秩序则应当综合具体案件事实看行为是否超出了个人层面将恐惧心理蔓延至周围公众层面而作出判断。在行为动机方面,行为人实施骚扰行为是为追讨合法债务并非是出于逞强耍横、寻求刺激、无事生非的动机,所以不能够认定为寻衅滋事罪,但是如果经有关部门制止之后仍然实施该行为的除外。综合上述情况,如果以骚扰的方式催收合法债务行为能够同时满足上述构成要件,则行为构成寻衅滋事罪,反之则不能。
其他文献
《英语课程标准2017》提出要重视学生的语言综合能力。而写作又是衡量语言综合能力的一个重要标准,对于高中英语教学尤为重要,同时也是高中生应该具备的基本技能。但是,由于各种主客观原因,高中学生的写作能力差强人意。因此,采取合适的写作教学方法来提高中学生的写作能力至关重要。模因论是以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为基础来解释文化进化规律的理论,强调语言是通过模仿复制来传播的。模因的复制过程与写作教学的输入输出过程
传统的交友组队方式因人数、活动喜好等因素弊端日益显现,为此类群体提供一种便利的通道。利用微信开发者工具及其云开发功能开发的一款组队交友的预约小程序,使用MINA框架设计开发。利用微信小程序的便捷性、使用率高、无需下载等优点在组队交友、活动选择方面更加多元化。根据用户的功能需求,设计了活动、任务、动态、消息和我的5大模块。
党的十九大意味着中国全面进入社会主义新时期,公共文化是新时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先进生产力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与此同时,居民在公共文化方面的需求水平也在逐渐多样化。社区公共文化服务还存在不少“碎片化”问题,针对当前形势,政府颁布了相关政策,但居民的满意度仍然很低。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有很多,最核心的原因是供给过程中存在的碎片化问题。因此,本文从整体性治理角度出发,对供给中存在的“碎片化”问题进
经济进入新常态以来,产业引导基金作为弥补市场投资不足、促进投资行业发展、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一项政策性工具在我国得到了快速发展。我国地方政府积极响应国家政策,探索性设立产业引导基金,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以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优化产业布局,提升经济社会发展质量。从理论和实践上看,国家和地方政府设立产业引导基金对中国经济持续增长、创新创业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宏观战略都具有极其
作为毒品犯罪的重要组成部分,贩卖毒品罪一直是国家管控的重点,也是刑法严厉打击的罪行之一,其在刑罚上仍未放弃死刑的适用。但是由于刑法对贩卖毒品罪只做了简单描述,缺乏相关规范及司法解释的补充,至今为止,贩卖毒品罪既遂与未遂认定标准的争议问题仍未能得到解决。在实践中,对贩卖毒品罪的定罪并没有太大争议,只要实施了贩卖毒品的行为,不论贩卖数量多少都可认定为贩卖毒品罪,但对贩卖毒品罪停止形态的认定存在分歧。在
自2006年周以真教授提出计算思维这一概念开始,众多学者对计算思维评价的研究千帆竞发。近年来,我国将计算思维划归为信息技术课程四大核心素养之一,将计算思维评价研究推至高潮,成为了专家学者直至一线教师关注的焦点。然而,纵观该领域国内外研究成果发现当前大多已经成型的计算思维评价范围宏观,均无法做到将计算思维评价细化到每个单元或每堂课,切实评价教学目标,导致存在抓手缺失的问题。对比传统评价模式和思维评价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创新创造已经成为世界各国都要培养的基本素质,我国更是在发展“十五”计划中的子项目“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中强调了创新教育的重要性。如今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将创新教育应用到教学实践中是教育工作者们努力的方向。目前,我国的创客教育处于探索阶段,各种创新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的提出都需要验证与改进,在创新模式与方法应用过程中学生的个性差异也是影响实施效果的重要因素。本研究针对SCS创客教
“面部识别数据”作为信息技术的产物,具有多元化的属性,兼具“数字身份”“个人信息”“身份证件”“信息网络技术”以及“平台参与者”等多种属性。但由于自身脆弱性的特点,加之各部门法间尚未形成完整的体系,导致侵害“面部识别数据”的行为不能得到有效的评价。侵害“面部识别数据”的行为已经逐渐形成一条完整的链条,从数据的收集到数据的买卖,再到数据的处理,各环节所侵害的客体有所交叉但又不完全相同,且不乏高新技术
随着互联网的蓬勃发展与大数据分析技术的不断深入,人工智能发展已步入到一个全新的时代,并促使了人类社会由信息化时代逐渐进入智能化时代。为培养与供给人工智能人才,我国出台多个文件,为人工智能教育发展指明方向,并提供政策引导和保障。目前,我国人工智能教育在各地开展的如火如荼,但还存在教师不适应新教材、教学模式不够完善等问题。本研究基于这样的背景,尝试在已有的人工智能教育相关研究基础上,将项目式学习应用于
近年来计算思维逐渐为人们所关注,2017年我国出台的《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中更是将计算思维作为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之一,作为信息技术课程的重要学科核心素养,计算思维的评价问题备受关注。研究发现即有的计算思维评价大多是面向过程的,且评价周期过长难以精准评价学生思维发展,所以设计面向具体知识领域的精细度高的计算思维评价标准对于计算思维落地培养具有重要意义。此外,信息技术工具领域虽作为信息技术学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