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生物标志物的芙蓉岛西部海域海洋牧场重金属质量状况评价

来源 :鲁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HINKPAD_sl4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海洋牧场是促进海洋渔业升级的有效方式,是实现近岸海域生态系统环境和资源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生态环境监测是保证海洋牧场高效运营的基础环节。目前,主要采用化学监测评估海洋牧场生态环境,然而化学监测不能反应环境对生物体的影响,亟待开展基于生物体响应的海洋牧场环境检测。本文以芙蓉岛西部海域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为研究海域,在人工鱼礁区、人工鱼礁区附近、风电区、示范区毗邻区域对照区四个区域设置12个调查站位,于2020年7月与2021年3月开展调查,采集环境和生物样品,测定样品重金属含量,选择四种不同生态习性的物种许氏平鲉(Sebastes schlegelii)、花鲈(Lateolabrax maculatus)、脉红螺(Rapana venosa)、日本蟳(Charybdis japonica)作为指示生物,筛选与环境样品重金属含量显著相关的生物标志物指标,建立基于生物标志物的海洋牧场重金属污染评价技术,从生物体响应的角度评价海洋牧场重金属质量状况。主要结果如下:1.水体铜(Cu)、铅(Pb)、砷(As)、镉(Cd)、铬(Cr)、无机氮、活性磷酸盐符合《海水水质标准》(GB3097-1997)一类标准,锌(Zn)符合《海水水质标准》(GB3097-1997)二类标准。海洋牧场区水体质量优于对照区。沉积物Cu、Zn、Pb、As、Cd、Cr符合《海洋沉积物质量》(GB 18668-2002)一类标准。地累积指数法评价显示部分站位Pb属于低污染至中度污染水平,其余重金属均为无污染水平。H(?)kanson潜在风险指数法评价表明重金属生态风险排序为:Cd>Pb>As>Cu>Cr>Zn,部分站位Cd为中度生态风险,各站位其它重金属为低风险水平,建议加强对Cd污染防范。2.四种指示生物Pb、Cd、Cr含量均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2762-2017)标准。沉积物生物累积因子表明,许氏平鲉对As、Zn富集能力较强,花鲈对Cd与Zn富集能力较强,脉红螺与日本蟳均对As与Cd富集能力较强。3.指示生物防御指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谷胱甘肽硫转移酶(GST)、金属硫蛋白(MT)的基因表达量和酶活性(蛋白含量)、丙二醛(MDA)水平具有空间和季节差异性,海洋牧场区指示生物防御指标水平低于对照区,表明海洋牧场区指示物种应激水平较低,生理状况较好。4.通过防御指标水平与水体、沉积物重金属含量的相关性分析,筛选出两套生物标志物组合分别评价水体、沉积物重金属质量状况。指示水体重金属质量状况的生物标志物组合为许氏平鲉SOD活性与MT含量、花鲈GST与CAT活性、脉红螺GPx活性、日本蟳MDA含量;指示沉积物重金属质量状况的生物标志物组合为许氏平鲉GPx与GST活性、脉红螺SOD活性与MDA含量、日本蟳GPx活性与MT的基因表达量。利用综合生物标志物响应(IBR)法整合多种生物标志物,建立基于生物标志物的海洋牧场重金属质量状况评价技术。夏、春两季海洋牧场区水体IBR指数值(1.53-8.32、0.02-14.12)与沉积物IBR指数值(0.6-9.59、0.84-7.38)均低于对照区水体IBR指数值(11.20-22.16、11.65-25.26)与沉积物IBR指数值(9.79-17.32、4.66-12.50)。这表明海洋牧场区重金属质量状况优于对照区。IBR指数评价结果与化学评价结果一致。因此,基于生物标志物的重金属污染评价技术,能够准确科学地从生物体响应角度评价海洋牧场重金属质量状况。
其他文献
新课程改革注重学生主体性发展,对课程教学存在的弊端提出针对性措施,改革的目的旨在更新教学理念,革新教学方法。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趋势中,议题式教学、探究式教学、情景式教学应运而生。教学方法的应用需要适应学科特点,并不是所有的学科都适用于上述方法。基于新课程改革和课程性质,教学方法的创新显得尤为重要。在教育趋势发展中,不能接受新因素,固守弊端的教学是不科学的。辩论式教学应用于课堂是有显著效果的,是一
学位
长牡蛎(Crassostrea gigas)是双壳贝类研究的模式生物,具有重要的经济及研究价值,其养殖业在全世界范围内受到普遍重视。外形美观,个体大一直是长牡蛎选育的重要性状。但是,与大多数双壳贝类不同的是长牡蛎的外形非常不规则,严重影响其产品价值。已有研究显示,影响长牡蛎外观的左右对称器官(外壳及外套膜)不仅外形存在差异,功能亦各有不同。左右外壳在外形上呈现左大右小,左壳一旦固着终生无法移动,右
学位
皱纹盘鲍是中国最重要的养殖经济贝类之一。细菌和病毒感染往往导致养殖鲍鱼较高的死亡率,经济损失严重。其中,副溶血弧菌是引起鲍鱼病害的主要病原体。甘露寡糖(MOS)可以促进肠道有益微生物的生长,是鱼类和甲壳类动物常用的饲料补充剂。多数研究表明MOS可以显著提高水产养殖动物的生长、免疫和抗病力。但是并非所有的水产动物都对MOS产生积极的响应。为了探究MOS对皱纹盘鲍抗弧菌的具体作用机理,主要内容与结果如
学位
长牡蛎(Crassostrea gigas)是我国乃至世界重要的海水养殖品种。但是,近年来,病毒性疾病引起的大规模死亡给长牡蛎养殖产业造成重大损失。长牡蛎属于无脊椎动物,只能依靠天然免疫机制抵御病原微生物的侵害,因此对长牡蛎抗病毒天然免疫机制的解析显得尤为重要。RIG-I样受体(RIG-I like receptors,RLR)是定位于细胞质基质中一类关键的模式识别受体,可以识别各类病毒及其病原相
学位
传染性皮下及造血组织坏死病毒(Infectious hypodermal and haematopoietic necrosis virus,IHHNV)是一种线性单链DNA病毒,可感染对虾及其他甲壳类动物,在全球各地沿海地区广泛流行。IHHNV致病性较强,可致细角滨对虾(Penaeus stylirostris)死亡,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生长缓慢、畸形,由IHH
学位
单环刺螠(Urechis unicinctus)是分布于我国黄渤海沿岸的新兴养殖品种,人工育苗及养殖已经趋于成熟,然而与之相关的基础生物学方面研究相对不足,迫切的需要对单环刺螠免疫功能进行研究。单环刺螠体腔液细胞作为主要的功能细胞,对其类型及抗菌活性进行研究,可为单环刺螠养殖中的病害防控,提供相关理论依据。不但具有较好的科研意义,同时极具现实应用价值。本文对单环刺螠体腔液细胞类型进行了初步区分,并
学位
长蛸(Octopus minor)广泛分布于中国、日本及韩国沿海,为黄渤海习见种,具有重要的生态价值及经济价值,是一种极具潜力的海水增养殖头足类。目前,长蛸人工繁育技术尚不成熟,养殖产业尚未形成规模,市场所售长蛸主要来自近海捕捞,而受环境破坏以及无序开发等因素影响,长蛸种群数量不断减少。因此,为保护长蛸自然种群延续,亟需制定有效的长蛸野生资源保护策略,突破长蛸人工繁育及养殖技术瓶颈。单性养殖可能是
学位
虾肝肠胞虫(Enterocytozoon hepatopenaei,EHP)是一种专性细胞内寄生虫,主要寄生在对虾肝胰腺组织的肝小管上皮细胞中,成熟孢子多为椭圆形,大小约为0.9μm×1.8μm,属于微孢子虫科(Microsporidia)、肠胞虫属(Enterocytozoon)。EHP于2003年在泰国生长缓慢的斑节对虾(Penaeus monodon)中首次报道,2009年被成功分离并确定为
学位
贝类是世界第二大动物门类,壳色和壳纹是贝类重要的表型特征,研究贝壳色素沉着的机制,能更好地了解贝壳颜色的进化和生态意义,对开展壳色育种也具有重要价值。此外,壳色是可遗传的,壳色的研究有助于进化生物学和种群遗传学的研究。壳色与贝类的生长、存活、免疫、抗氧化能力和珍珠颜色有关,因此可作为经济性状进行选育进而得到新的贝类品种。长牡蛎(Crassostrea gigas)俗称生蚝,是我国养殖的主要经济贝类
学位
长牡蛎(Crassostrea gigas)是牡蛎科、牡蛎属贝类。长牡蛎营固着生活,幼虫经过一段时间的浮游生活,变态发育附着在物体上。由于它具有群居的特性,苗种密度过大,外壳收到挤压后,一般呈不规则状,能够形成牡蛎礁。长牡蛎壳由外套膜生物矿化形成,但左右两侧贝壳发育不对称。长牡蛎左壳较大,起到固定的作用,一旦固着在物体上,终生不能移动,右壳较小,具有移动能力,可以一上一下的自由闭合,滤食海水中的生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