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氟斑牙作为地方性氟中毒的特征性表现之一,对儿童危害深远,研究发现并不是所有氟病区的儿童都罹患氟斑牙,可能存在遗传易感性。本次研究通过分析ERα基因多态性及启动子区甲基化与儿童氟斑牙之间的关系,从遗传学和表观遗传学方面探讨氟斑牙发生机制,为从分子水平探讨氟斑牙发生机制提供基本依据。研究对象和方法1.研究对象的选择:分别在河南省开封、通许两地选择高氟村和对照村作为调查点,高氟村平均水氟浓度为2.44mg/L,对照村平均水氟浓度为0.37mg/L;随机抽取所选调查点本地生长的8~12岁儿童作为调查对象,分别为高氟组和对照组,依据氟斑牙检查结果将病区组又分为氟斑牙组和高氟区非患者组。其中氟斑牙组107人、高氟区非患者组100人及对照组78人,共285人。2.氟斑牙的判定:由公共卫生执业医师和口腔执业医师按照Dean’s分级法判定。3.血清钙的测定采用火焰原子分光光度计法;尿氟检测采用氟离子选择电极法。4.雌激素受体α(ERα)基因rs3798577基因型分型采用Taqman探针法,Real-time PCR测定。5. ERα基因启动子甲基化水平检测采用Real-time PCR测定6.本次实验数据的录入和分析均采用SPSS12.0统计软件,甲基化率经对数转换之后符合正态分布,尿氟、血钙经对数转换后的甲基化率的分析均应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独立样本t检验; ERα rs3798577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在不同组别儿童中的分布差异采用列联表χ2检验,OR值(比值比)和OR值的95%置信区间的计算采用Logistic回归,所有检验都以α=0.05为检验水准,Hardy-Weinberg平衡状况应用χ2检验判定。结果1.在外环境的检测中,水氟浓度在两组中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高氟组水氟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t=-4.379, P<0.05)。高氟组土壤中耕作层溶解氟和全氟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分别P<0.05)。其他氟含量指标如空气中氟含量(未检出),粮食中及蔬菜中氟含量,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分别P>0.05),水中钙含量,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高氟组儿童尿氟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F=52.117, P<0.001),高氟组尿氟超标儿童分布(71.0%)明显高于对照组儿童(11.5%)(P<0.05);血钙水平高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儿童(F=8.503,P<0.001)。3. ERα rs3798577基因型在不同组别,不同性别和不同尿氟水平儿童间分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分别P>0.05)。携带相同基因型不同组别儿童间血清钙水平,高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分别P>0.05)。4.不同组别、不同性别,不同氟斑牙分度,不同尿氟水平儿童间ERα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分别P>0.05);随着氟斑牙严重程度的增高,儿童ERα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率有逐渐增高的趋势,在控制了尿氟变量之后,ERα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率与血清钙之间成负相关(r=-0.162,P=0.034)。结论1.研究未观察到儿童氟斑牙与ERα rs3798577基因多态性有关。2.氟病区儿童血清Ca水平的改变与氟暴露关系更为密切,而与ERα基因rs3798577多态性和该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联系不密切。3..ERα基因启动子甲基化水平可能影响钙的代谢,从而对儿童氟斑牙产生影响。4.未发现ERα基因rs3798577多态性与该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交互作用与儿童氟斑牙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