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Ag/TiO2复合光催化剂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来源 :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edlo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光催化技术是解决能源和环境问题的一种有效手段。作为研究最为广泛的光催化材料,TiO2的实际应用受限于其较大的禁带宽度以及较低的量子效率。本文结合贵金属担载和半导体复合技术,制备了Au/TiO2、Ag/TiO2和Ag/TiO2/ZnO复合光催化材料。利用X射线衍射、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紫外可见漫反射、拉曼光谱以及光电流等表征技术分析了纳米复合材料的相组成、形貌结构,以及光催化性能和相关机制。  本研究主要内容包括:⑴Au/TiO2一维分枝纳米线薄膜:利用Ti-H2O2反应制备的前驱液,在碱热法制备的TiO2纳米线薄膜上生长分枝;经后续光化学还原沉积Au纳米颗粒,最终获得Au/TiO2一维分枝纳米线薄膜。直径约为10 nm的Au纳米颗粒均匀地分布在一维分枝纳米线上,由于 Au纳米颗粒与 TiO2之间的肖特基势垒,以及Au纳米颗粒固有的局域等离子共振效应,薄膜的光催化性能有明显提升。研究优化了载Au液浓度和载Au时间。⑵Ag/TiO2/ZnO一维分级纳米线粉体:以直径为50-100 nm的Ag纳米线为主干,采用水热法在其上包覆TiO2,获得到直径为200-300nm的Ag/TiO2一维核壳结构纳米线;进而采用水热法在其上沉积ZnO纳米棒,获得Ag/TiO2/ZnO一维分级纳米线结构。ZnO纳米棒长度随水热反应时间延长而增大。长度为300-400 nm的ZnO纳米棒覆盖的Ag/TiO2/ZnO具有最优的紫外光光催化活性。系列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在Ag、TiO2、ZnO复合体系中,所构建的Ag/TiO2/ZnO一维分级纳米线结构具有最优的光催化性能,其紫外照射下降解水中罗丹明 B和苯酚的活性高于商业德固赛P25TiO2纳米粉。优异的光生电子空穴对的分离效率主要来源于半导体光催化剂之间(TiO2/ZnO)合适的能带匹配及其与贵金属担载(Ag/TiO2)的协同效应。
其他文献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能源危机、环境危机日益严峻,清洁能源替代传统石化能源是实现可持续性发展的必要条件。其中,太阳能发电具有安全可靠、不受资源分布地域的限制、取
海水提铀的相关研究对于解决能源等问题具有重要意义,其关键在于高性能偕胺肟螯合树脂的制备。本论文以丙烯腈和丙烯酸为单体,二乙烯基苯为交联剂,对偕胺肟螯合树脂进行了制备研
近二十年来,硅基稀土掺杂发光材料及器件得到了广泛的研究。作为一种常见的宽禁带氧化物半导体材料,TiO2已被证明是一种较为理想的稀土发光基质材料。近年来,我们研究小组实现了
处于准同型相界(MPB)组分的Pb(Mg1/3Nb2/3)O3-PbTiO3(PMN-PT)晶体,因其优异的电学性能而备受关注。然而,低的居里温度(Tc<150℃)和小的矫顽场(Ec<3 kV/cm)严重限制了其在高温环境下和大功率器件中的应用。基于此,本文将具有高居里温度的Pb(E r1/2Nb1/2)O3(PEN)与PMN-PT固溶,设计并生长出四种Pb(Er1/2Nb1/2)O3
学位
近年来,具有高质量储氢密度的储氢材料成为研究热点,氨基硼烷(NH3BH3,AB,19.6 wt%;MeNH2BH3,MeAB;11.1 wt%;Me2NHBH3,Me2AB,6.8 wt%)由于具有较高的质量储氢含量,在储氢材料领域引起了广
锐钛矿二氧化钛(TiO2)晶体通常暴露的面是热力学稳定的(101)晶面,而光催化活性最高的面却是高能(001)晶面。因此,(001)面暴露的锐钛矿Ti02的制备就成为近几年来研究的热点。
环境问题的日益恶化给人们的健康带来严重的危害,半导体光催化由于其特殊的优势成为解决环境问题的有效方式之一。然而开发出高性能的光催化剂一直以来都处于一种黑暗中摸索的状态。本文通过对TiO_2,ZnO及其复合材料的光电性能与光催化性能研究,获得材料成分、微结构与光电性能和光催化性能之间的联系,期望为光催化剂的设计和筛选提供一些原则。通过TiO_2/ZnO复合材料体系光电性能的检测,获得成分与光电性能之
本文采用注塑成型/粒子沥渍法制备了Cu/LDPE多孔复合材料并对多孔复合材料的组织结构及其铜离子的释放性能进行了研究表征。在Cu/LDPE多孔复合材料的制备过程中,将DTBHQ选为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