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现象越来越多地受到人们的关注。为了适应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影响,促进国家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获得优先健康发展,实现利益最大化,各个国家和地区都将极大的热情投入到区域经济合作中来。跨境经济合作以其可操作性强、灵活性大、对制度要求不高等优点,成为越来越多国家开展区域经济合作的首选方式。我国东北地区沿边分布着大大小小几十个口岸,近年来随着国家加大对于东北沿边地区开发开放的扶持力度,沿边地区的一些主要口岸已经开始积极地参与到跨境经济合作中来,这不仅有利于促进沿边地区口岸经济的发展,对于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加深我国与周边国家的对外往来,促进国土安全等方面也有着积极的影响。目前,东北地区沿边主要口岸的跨境经济合作已经取得了较大的进展,各个口岸跨境经济合作各具特色也各有缺陷,我们有必要对这些口岸的跨境经济合作进行研究比较,通过研究发现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对策,以促进东北地区沿边口岸的跨境经济合作向着合理有序的方向推进。本文将分成四部分进行阐述。第一部分对本文所涉及的相关概念进行界定,阐述了跨境经济合作的基本理论,并进行了相关文献综述。第二部分介绍了东北地区沿边的四个主要口岸——辽宁省丹东口岸、吉林省珲春口岸、黑龙江省绥芬河口岸、内蒙古自治区满洲里口岸的跨境经济合作建设现状,并通过分析总结,认为四口岸的跨境经济合作存在着区位优势显著,国家战略的支持,多样性的合作方式以及良好的发展态势等特点。第三部分针对各口岸在基础设施建设合作、边境贸易状况、旅游合作、投资与产业合作以及金融合作等合作领域的现状进行比较分析,探讨口岸的跨境经济合作发展的特色和不足,分析认为珲春受多方面原因限制,发育程度较低,与其他三个口岸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第四部分针对珲春口岸存在的问题进行归纳总结,主要问题包括:无论是在通道能力、通道建设还是在航线竞争力上,珲春口岸的基础设施建设都相对较差;边境贸易发展水平较低,体现在贸易规模小、贸易结构单一以及贸易方式不合理上;表现在旅游合作、投资合作、产业合作以及金融合作上的跨境经济合作层次较低;口岸受周边环境制约,制度政策因素影响较大。最后,针对珲春在跨境经济合作发展过程中存在的这些问题,提出六项政策建议:突破国际合作瓶颈,加快推进国际性交通枢纽建设;打破“孤岛经济”局限,以联动发展促进边境贸易优化升级;大力发展跨境旅游业,实现建立跨境旅游合作区的战略升级;积极推动产业升级转型,实现集群化发展;继续推进人民币跨境结算业务发展进程,扩大区域金融合作;逐步完善跨境经济合作机制,加强国际合作交流平台建设。